词语释义
游艺
(1) 玩游戏或从事娱乐活动
词语解释
亦作“ 游秇 ”。谓游憩于六艺之中。后泛指学艺的修养。
《论语·述而》:“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何晏 集解:“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邢昺 疏:“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晋书·孔安国传》:“领军将军 孔安国 贞慎清正,出内播誉,可以本官领 东海王 师,必能导达津梁,依仁游艺。”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游艺殫数,抚律穷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祐陵 天纵游艺,素精测验,常置乙巳占在侧,日占天象以自儆戒。”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游秇餘情,诵折枝之句;抚绥乘间,燕辞树之花。”
泛指优游于技艺之中。
明 何景明 《祭董先生文》:“先生学书以游艺,饮酒以率真,蔑俗以肆志。”《红楼梦》第四八回回目:“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汝画笔清絶……公餘游艺,兼可成全老画师也。”
艺术的才能与修养。
宋 晏殊 《连理枝》词之一:“凤竹鸞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 顾生 游艺何恢奇,前身 虎头 老更痴。”
游戏娱乐。
叶圣陶 《北上日记·三月十一日》:“将近九时,始为游艺。” 吴组缃 《山洪》三十:“最后是几个游艺节目,镇上土著游击队唱战歌, 戚先生 手下的几位工作同志唱救亡歌,又扮演《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等的新戏。”
泛指修习学问或技艺。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唐 阎济美 《下第献座主张谓》诗:“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清 钱谦益 《题宋徽宗<杏花村图>》诗:“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製。”
犹游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司马相如 ﹞贯串百家,精通经史,虽然游艺江湖,其实志在功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游秇”。
⒉ 谓游憩于六艺之中。后泛指学艺的修养。
引《论语·述而》:“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何晏集解:“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邢昺疏:“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
《晋书·孔安国传》:“领军将军孔安国贞慎清正,出内播誉,可以本官领东海王师,必能导达津梁,依仁游艺。”
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游艺殫数,抚律穷机。”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祐陵天纵游艺,素精测验,常置乙巳占在侧,日占天象以自儆戒。”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游秇餘情,诵折枝之句;抚绥乘间,燕辞树之花。”
⒊ 泛指优游于技艺之中。
引明何景明《祭董先生文》:“先生学书以游艺,饮酒以率真,蔑俗以肆志。”
《红楼梦》第四八回回目:“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汝画笔清絶……公餘游艺,兼可成全老画师也。”
⒋ 艺术的才能与修养。
引宋晏殊《连理枝》词之一:“凤竹鸞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若二人者,游艺絶伦,友谊尤篤,真难兄难弟哉。”
清唐孙华《题<文姬入塞图>》诗:“顾生游艺何恢奇,前身虎头老更痴。”
⒌ 游戏娱乐。
引叶圣陶《北上日记·三月十一日》:“将近九时,始为游艺。”
吴组缃《山洪》三十:“最后是几个游艺节目,镇上土著游击队唱战歌, 戚先生手下的几位工作同志唱救亡歌,又扮演《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等的新戏。”
1. 泛指修习学问或技艺。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唐阎济美《下第献座主张谓》诗:“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
清钱谦益《题宋徽宗<杏花村图>》诗:“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製。”
⒍ 犹游学。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司马相如﹞贯串百家,精通经史,虽然游艺江湖,其实志在功名。”
游艺的国语词典
优游于六艺之学。
游艺的网络释义
游艺 (汉语词汇)
游艺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鞶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3) 江河的一段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4)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5)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6) 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7) 姓
动词
(1)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沸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游鱼细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流动,不固定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游衍(游游衍衍。游荡;游乐;干干停停,拖延时间);游花插趣(游荡作乐);游回磨转(团团转);游行(到处漫游)
动词
(1) 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噬肯来遊。——《诗·唐风·有杕之杜》
遊毋倨。——《礼记·曲礼》。注:“行也。”
膳饮从于遊。——《礼记·王制》。注:“谓出入上观。”
厥壤可遊。——《封禅文》。注:“遨也。”
文王不敢盘于遊用。——《书·无逸》
同游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游巴黎。——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游春白相(春游;踏青);游学呈子(报告本人外出,请求保留学籍的呈文);游仙(漫游仙界)
(3) 结交;交游
此真吾所愿从游。——《史记·郦生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游艺(外出游学,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会);游从(相随同游;交往,特指与长辈交往);游集(从各处来聚集)
(5) 闲逛,悠闲无所事事 。如:游营撞尸(骂人话。指到处游逛的人);游花浪子(不务正业,一味吃喝嫖赌寻欢作乐的人);游头浪子(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游勇(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
(6) 行走;飞行;巡行 。如:游营(游行示众);游禽(飞鸟);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7) 游说;宣扬
孔子东游。——《列子·汤问》
(8) 又如:游夫(游说的人);游化(潜移默化;云游教化);游慝(凭借游说从事邪恶活动)
(9) 孝察,学习
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10) 出访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形容词
虚浮不实 。如:游嘴(游花。油腔滑调,善于狡辩);游文(浮泛的文字);游言(浮夸不实的言论);游财(浮财);游词(浮夸轻薄的言辞);游滑(油滑);游语(戏谑的、挑逗的言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宝安腔] ju2 (jiu2) [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东莞腔] j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ju/jou | jĭə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
),土块;从丮( ),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名词
(1) 技能;才能
求也艺。——《论语·雍也》
艺天下无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艺天下第一。
惜罗程艺。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球艺;艺业(学术技艺);艺高人胆大(指人才技高超,故能不惧险阻,勇往直前)
(3)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
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4) 指经籍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六艺
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班固《汉书》
(5) 又如:艺学(指经学;文章典籍之学)
(6) 艺术 。如:艺苑青钱(比喻文辞出众);艺文(指文学艺术之林)
(7) 极限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8) 又如:艺极(标准,限度)
(9) 标准;准则
用人无艺。——《国语·越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ho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