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定

xié dìng [ xie ding]
繁体 協定
注音 ㄒ一ㄝˊ ㄉ一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协定 xiédìng

(1) 经过协商订立共同遵守条款的文件

agreement;accord;convention;reach an agreement

(2) 经过谈判而达成的安排

treaty

词语解释

  1. 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款。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任何光荣的协定对他来说都是要得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六:“双方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2. 经过协商而订立(共同遵守的条款)。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外交大臣 巴麦尊 ﹞提出了一系列的侵略要求,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如:应该协定一个共同的纲领。

引证解释

⒈ 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款。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六章:“任何光荣的协定对他来说都是要得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六:“双方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⒉ 经过协商而订立(共同遵守的条款)。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了一系列的侵略要求,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

如:应该协定一个共同的纲领。

协定的国语词典

共同订定。

如:「两国首长将针对目前贸易情形,协定关税问题。」

协定的网络释义

协定

  • 协定,是指用于缔约国之间为解决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如贸易、航空、外交等) 而订立的条约。例如,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双方公民相互往来的协定》等。
  • 协定造句

    因此我义无反顾地决定草签协定。
    我们和她心照不宣的协定是,我们可以在她的草坪上玩。
    各国将在十二月的哥本哈根会议签署新的气候协定,但谈判已经停滞不前。
    我们对边境协定一向是恪守不渝的。
    决议强调,谈判缔结一项或多项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协定,仍是裁军谈判会议外空特委会的首要任务。
    可悲的是,君子协定只在君子间有效。
    每一成员应对另一成员就与本协定有关的任何事项提出的提供信息的请求给予积极考虑,并提供充分的磋商机会。
    第十二条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国务院决定。
    为了向粮农组织成员国提供支持,动物生产及卫生司设计并在国家、区域、全球各级实施具体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可由粮农组织直接提供,或由捐助者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提供。
    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马尔克斯。
    军队中有一伙人因此想要撕毁与庇隆的协定,并阻止定于来年举行的选举。但是巴拉圭人的幸运让所有会谈的氛围都变得明朗起来,乐观的态度重又出现,人们的神经也松弛了。小小的危机过去了。··奈保尔。
    中有关环境的协定、国际环境公约、、环境标志制度等有关条款,本身并非绿色贸易壁垒。
    首先,多边协定基本无法防止国内补贴、加大反倾销力度或其他形式的逐步升级的保护主义措施。
    显然,根据而许可的代码不能与在不同互惠协定下许可的其他代码相混合。
    本文分析了构成违反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责任的各种行为,并对两种违约处理方式进行了说明。
    有关离婚事宜,我们已和平地达成协定。
    他们一直在商谈一项双边贸易协定。
    媒体认为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尽管有相当规模的党内人士对他的做法持保留态度。
    我倡议订一个专销自行车的为期三年的独家代理协定。
    决定将此问题提交根据该协定设立的反倾销措施委员会加以解决。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223
    笔画: 6
    五笔: FL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SC
    四角: 44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be united; coop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ip6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

    宋本广韵

    dìng [di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YO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定,安也。——《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动词

    (1) 使安定

    以定王国。——《诗·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国语·晋语二》

    秦岁定。——《国语·晋语三》

    吾定而禄爵。——《国语·晋语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吕氏春秋·孝行》

    (2) 又如:定国(安定国家)

    (3) 平定

    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 籍之力也。

    天下已定。——汉· 贾谊《过秦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 陆游《示儿》

    (5) 又如:定乱(平定祸乱)

    (6) 奠定

    臣观自古帝受定鼎,皆欲传之万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高祖以圣武定鼎。——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7) 又如:定鼎(奠定国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业);定业(奠定国家大业);定霸(奠定霸业)

    (8) 决定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宋· 胡仔《苔溪渔隐丛话》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定方针;定法(决定法则);定见(作决定);定谋(决定谋略)

    (10) 确定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割地定制。——汉· 贾谊《治安策》

    (11) 又如:一言为定;约定俗成;定名;定分(确定名分);定在(固定住处);定归(确定,定准)

    (12) 规定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13) 又如:定科(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定例(制定条例);定拟(起草制定)

    (14) 约定签定,缔结

    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又如:定婚(订立婚约)

    (16) 止;停止

    乱靡有定。——《诗·小雅·节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 判定,断定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副词

    (1) 一定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定不得(没准头;说不定)

    (3) 到底;究竟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世说新语·言语》

    (4) 又如:定归(确定,定准)

    英文翻译

    decide, settle, 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eng6 di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n5 [台湾四县腔] tin5 [客语拼音字汇] tin4 [陆丰腔] tin6 [客英字典] tin5 [宝安腔] tin3 [沙头角腔] tin5 [海陆丰腔] tin6 [东莞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徑青開去聲開口四等dengh/denqdʰ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