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

xié tóng [xie tong]
繁体 協同
注音 ㄒ一ㄝˊ ㄊㄨ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协同 xiétóng

(1) 互相配合

协同办理
do sth.in coordination;cooperate with;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词语解释

  1. 谐调一致;和合共同。

    《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实,靡不协同。”《后汉书·桓帝纪》:“内外协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六》:“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2. 指团结统一。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皇夏三》:“我应天历,四海为家。协同内外,混一戎华。”

  3. 协助;会同。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卿父劝吾协同 曹公 ,絶婚 公路 。”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三折:“勾头文书元着我协同着你拿这 胡道人 。” 清 李渔 《比目鱼·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协同地方,拿来就是了。” 毛泽东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协同 朝鲜 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4. 指互相配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遇有战事,召集各部落长共同商议,调发兵众,协同作战。” 郭光 《英雄列车》一:“我们的英雄乘务员和旅客协同动作,又从洪水里抢救出来了九个灾民。”

引证解释

⒈ 谐调一致;和合共同。

《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实,靡不协同。”
《后汉书·桓帝纪》:“内外协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六》:“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⒉ 指团结统一。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皇夏三》:“我应天历,四海为家。协同内外,混一戎华。”

⒊ 协助;会同。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卿父劝吾协同曹公,絶婚公路。”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勾头文书元着我协同着你拿这胡道人。”
清李渔《比目鱼·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协同地方,拿来就是了。”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⒋ 指互相配合。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遇有战事,召集各部落长共同商议,调发兵众,协同作战。”
郭光《英雄列车》一:“我们的英雄乘务员和旅客协同动作,又从洪水里抢救出来了九个灾民。”

协同的国语词典

共同。

协同的网络释义

协同

  •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 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 是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协同的定义, 《说文》提到“协, 众之同和也。同, 合会也”。
  •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而所有有助于协同的软件都可以称作是协同软件。
  • 协同,按照康德关于范畴表中关于关系范畴的论述,协同至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
  • 协同造句

    我们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杀得敌人片言折狱。
    如果没有兄弟们的协同和帮助,难道你能这么容易地取得成功?
    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以淀粉或含淀粉的各类粮食为原料,经多酶协同作用加工而成。
    一群电脑紧密的协同工作,形成一个丛集电脑系统。
    最后,本研究阐述知识、能力与产品协同演化的逻辑联系。
    亚胺基杂环丙烷季铵盐的阳离子,一定是按协同反应的方式开环的。
    目的:探讨维生素和更生霉素与胚胎高热致畸的协同作用。
    “我从网络实时协作中受益颇多,”他说,“虽然公司只有两个人,但我们在上海各大高校拥有自己的学生代理网络,我们和这些学生可以用多用户在线文档程序就项目规划和顾客报告协同工作,很有效率也很灵活。”。
    群体协作机制研究与应用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在基于角色的群体协作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角色协作关系建模方法。
    所有的诸军兵种协同进攻战斗,都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周密的协调。
    小按摩头中有强力磁片,形成静态磁场。动静磁场协同配合使用,取得较一般单一磁场更好地治疗效果。
    最后探讨了生物因子即协同作用及共代谢作用对生物降解的影响。
    不幸运的是,这两种疾病十分融洽地结合在一路,孕育发生了泼天的协同效用,每种疾病都使别的一种疾病带来的后果患上以扩展。
    第二部分介绍了协同实验室,电力线通信技术,电力线网络单元等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
    由唯象理论导出了多场协同与强化换热的关系,概述了多场协同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
    二种因素协同作用决定着炭气凝胶的孔结构、孔容和比表面。
    虚拟企业协同生产规划是虚拟企业生产运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前言:以花生油脂为底物,对花椒油树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协同增效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研究。
    本文运用信息域方法、协同学理论建立了地貌系统演化的一般方程。
    通过对不同结杓的分子在飞秒强镭射下的库仑爆炸研究,发现这分子离子的爆炸是一个协同过程。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223
    笔画: 6
    五笔: FL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SC
    四角: 44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be united; coop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ip6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

    宋本广韵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