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恤

láo xù [ lao xu]
繁体 勞恤
注音 ㄌㄠˊ ㄒㄨˋ

词语释义

参见:劳恤 ,劳恤

词语解释

  1. 亦作“ 劳恤 ”。抚慰,救济。

    《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经术,敬畏天地之礼,劳卹黎民之恩。”《新唐书·王式传》:“会 河曲 大歉,民流徙,佗州不纳,独 式 劳卹之,活数千人。”

  2. 见“ 劳卹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劳恤”。抚慰,救济。见“劳卹”。

《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经术,敬畏天地之礼,劳卹黎民之恩。”
《新唐书·王式传》:“会河曲大歉,民流徙,佗州不纳,独式劳卹之,活数千人。”

汉字详情

láo [lao]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AP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BKS
四角: 4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 同本义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4) 烦劳;麻烦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6) 慰劳

公劳之日。——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莫我肯劳。——《诗经·魏风·硕鼠》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劳农(慰勉农耕);劳赐(慰劳赏赐);劳兵(慰劳军队)

(8) 耗损 。如:劳费(耗费人力、精力或财力);劳毁(耗费,损坏);劳怯(虚弱之症)

(9) 忧愁;愁苦

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10) 又如:劳人(劳苦忧伤之人);劳结(郁结。指积在心中的忧思)

(11) 通“捞”。夺取

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捞,取也。古无捞字,借劳为之。”

形容词

(1) 劳累,疲劳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劳碌(劳苦忙碌);劳佚(劳苦与安佚);劳倦(劳累疲倦);劳烦(劳累麻烦);劳竭(疲劳枯竭)

(3) 辛苦;费力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劳谦(勤劳谦虚);劳谦日昃(恭谨勤劳,直到太阳偏西);劳劳扰扰(忙忙碌碌)

名词

(1) 劳绩,小功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又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劳伐(功劳,功绩);劳效(功效;功绩);劳烈(劳绩;功业)

(3) 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 。如:劳作(劳动;工作);劳事(劳动操作之事);劳烈(劳绩;功业)

(4) 劳动者 。如:劳资关系;劳歌(劳动者之歌)

(5) 疾病 。如:劳复(大病初愈,气血尚虚,若劳累过度,容易复发)

(6) 通“耢”。摩田农具

劳亦再遍。——《齐民要术·耕田》

英文翻译

labor, toil, do manual 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 潮州话:lau5 lau3

宋本广韵

[xu]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TL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BT
四角: 97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2)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3)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4)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6) 怜悯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 沈佺期《移禁司刑》

(7) 又如:恤矜(怜悯)

(8) 周济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 麦铁杖等,杀监军 刘士龙,囚 于仲文。——《隋唐演义》

(9)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10) 安置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11) 顾及;顾念

战胜宜阳,不恤 楚交,忿也。——《战国策》

(12)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3) 抚养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14)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名词

(1) 葬仪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英文翻译

show pity; relieve, help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ut7 [客英字典] sut7 sit7 [海陆丰腔] sit7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sut7 [宝安腔] sut8 sot8 [东莞腔] sut8
◎ 潮州话:思温4(戌)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辛聿入聲合口三等syt/sv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