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役
词语释义
劳役
(1) 为政者役使人民作工,强迫的劳动
(2) 奴仆向其地主应当提供的一天或更长时间的无偿劳动(如修路)
词语解释
指统治者强迫人民出劳力当差服役。
《淮南子·泰族训》:“无軼民,无劳役,无寃刑。” 唐 钱起 《送张管书记》诗:“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养好了伤,服满三八二十四天劳役, 王二 从县城回到 王家堡子 了。”
劳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元 曰:‘相公口气逼人,恐著述搜索劳役,心气不正,何不坐禪?’”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风光正暮春,便纵然劳役,何必愁闷?”
引证解释
⒈ 指统治者强迫人民出劳力当差服役。
引《淮南子·泰族训》:“无軼民,无劳役,无寃刑。”
唐钱起《送张管书记》诗:“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养好了伤,服满三八二十四天劳役, 王二从县城回到王家堡子了。”
⒉ 劳苦。
引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元曰:‘相公口气逼人,恐著述搜索劳役,心气不正,何不坐禪?’”
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风光正暮春,便纵然劳役,何必愁闷?”
劳役的国语词典
出劳力以供役使。
劳役的网络释义
劳役
劳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2) 同本义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4) 烦劳;麻烦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6) 慰劳
公劳之日。——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莫我肯劳。——《诗经·魏风·硕鼠》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劳农(慰勉农耕);劳赐(慰劳赏赐);劳兵(慰劳军队)
(8) 耗损 。如:劳费(耗费人力、精力或财力);劳毁(耗费,损坏);劳怯(虚弱之症)
(9) 忧愁;愁苦
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10) 又如:劳人(劳苦忧伤之人);劳结(郁结。指积在心中的忧思)
(11) 通“捞”。夺取
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捞,取也。古无捞字,借劳为之。”
形容词
(1) 劳累,疲劳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劳碌(劳苦忙碌);劳佚(劳苦与安佚);劳倦(劳累疲倦);劳烦(劳累麻烦);劳竭(疲劳枯竭)
(3) 辛苦;费力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劳谦(勤劳谦虚);劳谦日昃(恭谨勤劳,直到太阳偏西);劳劳扰扰(忙忙碌碌)
名词
(1) 劳绩,小功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又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劳伐(功劳,功绩);劳效(功效;功绩);劳烈(劳绩;功业)
(3) 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 。如:劳作(劳动;工作);劳事(劳动操作之事);劳烈(劳绩;功业)
(4) 劳动者 。如:劳资关系;劳歌(劳动者之歌)
(5) 疾病 。如:劳复(大病初愈,气血尚虚,若劳累过度,容易复发)
(6) 通“耢”。摩田农具
劳亦再遍。——《齐民要术·耕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au5 lau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
)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2) 同本义
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说文》
若起野役。——《周礼·遂人》
听政役以比居州长。——《周礼·小宰》
行役之事。——《周礼·师田》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
弃政而役,非其任也。——《国语》
(3) 又如:役夫(服役的人);役民(服役的人);役卒(服役的人)
(4) 役使,驱使
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5) 又如:役车(供役用的车);役徒(服工役的人);役属(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役养(役使;役使休养);役法(为法令所役使);役物(役使外物为我所用);役令(役使,驱遣)
名词
(1) 劳役
兵久不辍,民困于役。——《三国志》
(2) 又如:役丁(服劳役者);役作(工役劳作);役所(役作的处所);役庸(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3) 服劳役的人
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无征。——《左传》。 孔颖达疏:役谓共官力役,帅今之丁也
(4) 仆人
汝辈幼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南史》
虽留下几户穷民,只好奔走官差,那有空役等雇。——《京本通俗小说》
(5) 门生,弟子
儒家之徒董无心,墨家之役缠子,相见讲道。——《论衡》
(6) 事情
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左传》。杜预注:役,事也
(7) 事件
鸿门之役,微项伯几殆。——宋· 陈亮《酌古论一》
(8) 士卒,服兵役的人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国语》。 韦昭注:“役,兵也。”
(9) 职责,职分
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宋· 陆游《晓赋》
(10) 战斗;战争
秦穆公伐 郑之役,考之《左传》,其谏而止之,哭而送其子者,独 蹇叔而已。—— 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二》
(11) 又如:台儿庄之役
(12) 差役
宰悦,免成役。——《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陆丰腔] jit8 [东莞腔]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 潮州话:hiah8(hiâh) [潮阳]uêg8(uê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役 | 營隻 | 以 | 昔合 | 入聲 | 陌 | 合口三等 | 梗 | 清 | jĭwɛk | jyek/jv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