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谬

là miù [ la miu]
繁体 剌謬
注音 ㄌㄚˋ ㄇ一ㄡˋ

词语释义

亦作'剌缪'。 违背;悖谬。

词语解释

  1. 亦作“ 剌繆 ”。违背;悖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僕私心剌谬乎?”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登场应对,剌繆经旨,不可以言乎学,固非特达之器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议论纷拏,各有剌谬。” 清 胡鸣玉 《订伪杂录·剌谬乖剌》:“剌音辣,从束,非从朿,僻也,戾也。《太史公书》‘私心剌谬’, 柳子厚 《上大理崔大卿啟》‘剌谬经旨’……俗读为‘次谬’‘乖次’者,不明‘剌’与‘刺’之别耳。”《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七二>》:“因为我所学的是教育,而抑制好动的天性,是和教育原理根本剌谬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剌繆”。违背;悖谬。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僕私心剌谬乎?”
唐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登场应对,剌繆经旨,不可以言乎学,固非特达之器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议论纷拏,各有剌谬。”
清胡鸣玉《订伪杂录·剌谬乖剌》:“剌音辣,从束,非从朿,僻也,戾也。 《太史公书》‘私心剌谬’, 柳子厚《上大理崔大卿啟》‘剌谬经旨’……俗读为‘次谬’‘乖次’者,不明‘剌’与‘刺’之别耳。”
《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七二>》:“因为我所学的是教育,而抑制好动的天性,是和教育原理根本剌谬的。”

剌谬的国语词典

乖误。

剌谬的网络释义

剌谬

  • 剌谬,là miù ㄌㄚˋ ㄇㄧㄨˋ,亦作“ 剌缪 ”。 违背;悖谬。
  • 汉字详情

    là,lá [la]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GKIJ
    五行:
    仓颉: DL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割开;划开 。如:手剌破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 同本义

    愎佷遂过曰剌。——《周书·谥法》

    不乖剌。——《礼记·礼运》注

    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4) 邋遢 。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

    (5) 辣辣。形容燥热 。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

    (6) 另见

    英文翻译

    slash, cut in two; contradic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t8 [海陆丰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1 lad6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
    miù [miu]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NWE
    姓名学:
    仓颉: IVSMH
    四角: 377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英文翻译

    error, exaggeration; errone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

    宋本广韵

    剌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