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暴

xiōng bào [xiong bao]
繁体 兇暴
注音 ㄒㄩㄥ ㄅㄠ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凶暴 xiōngbào

(1) 凶狠残暴

fierce and brutal;malignant;ruthless;implacable

词语解释

  1. 凶狠残暴。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 伯况 被发,则得就业,乡佐虽云凶暴,何缘侵己?今见辱者,必有以招之。”《新唐书·顾彦朗传》:“ 杨守亮 忌 壁州 刺史 王建 凶暴,欲逐之。”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要二逆报》:“ 姑苏 村民 要二 ,以渔为业,凶暴不孝。”《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纯 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 张纯 ,将头纳献,率众来降。”

  2. 凶狠残暴。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皓 兇暴骄矜,政事日弊。”《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时有 天恩道人 ,至兇暴,横行閭肆,后入 长弼 党,专以斗为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沉夏 , 海盐 人,性兇暴。”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 清 政府派兵攻击, 直隶 提督 聂士成 军尤其凶暴。”

引证解释

⒈ 凶狠残暴。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伯况被发,则得就业,乡佐虽云凶暴,何缘侵己?今见辱者,必有以招之。”
《新唐书·顾彦朗传》:“杨守亮忌壁州刺史王建凶暴,欲逐之。”
宋洪迈《夷坚丁志·要二逆报》:“姑苏村民要二,以渔为业,凶暴不孝。”
《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
凶狠残暴。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皓兇暴骄矜,政事日弊。”
《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时有天恩道人,至兇暴,横行閭肆,后入长弼党,专以斗为事。”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沉夏,海盐人,性兇暴。”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清政府派兵攻击, 直隶提督聂士成军尤其凶暴。”

凶暴的国语词典

强悍乖戾。

凶暴的网络释义

凶暴

  • 凶暴,汉语词汇,释义为凶狠残暴。
  • 凶暴的翻译

    英语: brutal
    法语: violent, sauvage, atroce

    凶暴造句

    汉译为凶暴之意,即水势汹涌湍急的河。
    不过当这女孩子是个动不动就会掏出双抢威胁人的凶暴女,那不得不说这一幕不成立。
    他们凶暴地同希腊人"贸易",结果引起干戈,玩火自焚。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百姓是善良的。
    凶暴是会让人醉的,正如各种高尚情绪会让人醺醺然。
    原来意大利蜂最初产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普路斯岛上,表型为鲜艳的橙黄色,非常醒目,性情凶暴,且具极强的盗蜂习性。
    她丈夫的凶暴、唾骂行为将她逼到了几乎绝望的境地。
    我曾看到大批头脑愚蠢,训练有素,唯命是从而又凶暴残忍的德国士兵,像一群螺虫在蠕蠕行进。
    因为杀人无数、残忍凶暴,他被判枭首。
    其有性情凶暴,办事怠惰,以及私受贿赂,勒诈平民,窝盗庇赌等弊,许民间据实指控,查明有据,立予重惩。
    不过即便这样也撑不了多久,无非是火中取栗,等时间一过还是要该咋样还咋样,而且怕是一旦事发了之后,那股子邪气就更为凶暴,也更难以压制下去了。
    一个好人,可能让凶暴又品质恶劣的人对其产生爱恋;一个语无伦次的疯子,可能让某人的灵魂产生温柔朴素的田园情调。
    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不可一味听信人家为他们造的谣言,就拿凶暴残忍的话抹煞他们的一切。
    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块礁石上,他曾被士兵凶暴地拖上去,用刺刀顶着他的腰走上那个斜坡。
    止暴禁非的意思是平息凶暴残忍的行为,禁止不合理的事情。
    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
    你将我们交在无法无天,邪妄无信的仇人手中,又将我们交于一位不义和全世界上最凶暴不仁的君王手中。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国民是善良的。
    独夫贼子是凶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219
    笔画: 4
    五笔: QBK
    五行:
    仓颉: UK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 同本义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说文》

    凶,咎也。——《尔雅》

    吉凶者,言乎其得也。——《易·系辞》

    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日月告凶。——《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

    “此孰吉孰凶?”——《楚辞·卜居》

    (3) 又如:凶兆(不祥的预兆);凶宿(凶星);吉凶未卜;凶星(不吉祥的星)

    (4) 凶恶可怕

    作凶事,为凶人。——《左传·昭公二年》

    顽凶不用。——《史记·五帝纪》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凶人(凶恶之人);凶凶(凶恶的样子);凶竖(凶恶的小人);凶焰(凶恶的气焰);凶豪(凶恶强横);凶惨(凶恶残酷)

    (6) 闹饥荒的,歉收的

    三谷不收谓之凶。——《墨子·七患》

    大札大凶。——《周礼·大司乐》

    凶荒杀礼。——《周礼·掌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梁惠王上》

    凶年免于死。

    (7) 又如:凶穰(歉岁与丰年);凶馑(灾荒、饥馑);凶乱(灾荒祸乱);凶俭(灾荒);凶歉(歉收,灾荒);凶灾(凶年灾荒)

    (8) 与死人有关,丧葬

    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周礼·乡师》。注:“凶器,若族丧器者也。”

    (9) 又如:凶耗(死讯);凶肆(出售丧葬用品的商铺);凶具(棺材);凶疚(丧事的悲痛)

    (10) 厉害 。如:到外闹得凶,病势很凶

    形容词

    通“兇”。恐惧;骚动

    兇,扰恐也。——《说文》

    曹人兇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众兇惧。——《左传·定公十年》

    周处年少时,兇强侠气,为乡里所犯。——《世说新语·自新》

    敌人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国语·晋语一》

    名词

    (1) 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水浒传》

    (2) 又如:凶徒(恶人;坏人);凶渠(恶人的首领)

    (3) 灾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诗·王风》

    (4) 又如:凶患,凶祸,凶事(灾祸);凶困(灾难);凶咎(灾殃);凶殃(灾祸)

    动词

    (1) 早死;夭亡

    六极: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2) 又如:凶夭(死丧夭亡);凶折(凶短折,凶短。短命);凶候(死亡的征兆)

    (3) 通“訩”。争讼,吵闹

    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心既顽嚣,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4) 死 。如:凶衰(死丧);凶终(不得善终)

    英文翻译

    culprit; murder; bad,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 潮州话: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部首: 429
    笔画: 15
    五笔: JAJI

    英文翻译

    violent, brutal, tyran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