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

dōng hán [ dong han]
注音 ㄉㄨㄥ ㄏㄢˊ

词语释义

冬寒 dōnghán

(1) 冬季寒冷的天气

竹梅耐冬寒
col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cold] 冬季寒冷的天气竹梅耐冬寒 冬寒,就是指冬季寒冷的天气,竹梅耐冬寒。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气象学上,要连续五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才算入冬。

冬寒的网络释义

冬寒

  • 冬寒,就是指冬季寒冷的天气,竹梅耐冬寒。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气象学上,要连续五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才算入冬。
  • 冬寒造句

    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
    夏燥热,冬寒凉,秋分时节刚刚好;寒暑平,阴阳半,幸福快乐占多半;天高爽,温渐凉,出门要把寒气防;送祝福,许心愿,秋分开心总相伴;秋分时节,愿你吉祥如意。
    冬雪雪冬寒更寒,雪花飞舞漫天扬。冰天雪地冻伤人,严寒整装棉衣穿。大雪节气寒冷防,护膝腰兜帽戴全。防治腰腿病跟犯,祝你身健全家欢。
    圣诞来到,冬寒犹厉,愿你护好稀板牙,罩好罗纳耳朵,穿上科特迪袜,带上不乐不舒服司机,去接回圣诞老人送来的稻草,好好垫个窝:生蛋一定要快乐哟!
    送走秋的斑斓,迎来冬的淡雅。大雁展翅南飞,万物悄然入眠。在这初冬寒气袭人的日子,只想轻轻说一声:天冷了,多保重。立冬快乐!
    这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是冬寒磨出了茧,变成了春暖。这世间全部的真爱,都是宽容凝成了血,变成了玫瑰。
    她这些年虽闲居镇江,但冬寒夏暑,雪夜霜晨,功夫始终不曾放下。
    雪花片片,飞舞弥漫,化作问候,遍布云天,缀在枝头,化成思念,飞入云霄,凝作祝愿,落入流水,让爱长远。雪花漫漫,轻扬温暖,驻足美好,逝去冬寒。小雪节日,愿你幸福美满,永驻。
    冬寒情暖元旦到,雪儿踏香腊梅傲。春花秋月冬阳照,真心情义永不老。祝福融融掀高潮,年末问候不可少。短信带去我祝愿,元旦快乐好运置。
    讨口饭吃这话不假,这几番春去秋来,冬寒夏燎,萧靖成承了自己的心意,熬费了几身力气去打拼天下,别人只道他年轻有为,却哪里瞧见他在刀尖上舐血。
    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厨房是妈妈的大舞台。
    凉风骤起,冬寒加衣,孤雁恋家声凄厉,夕阳斜照影凄迷;冰天雪地,琼枝玉体,万点银花洁穹宇,千般贞韵寻故里。在立冬季节与你心相依情相系不怕雪雨!立冬快乐!
    腊八时日正值寒,家家户户做粥汤。五谷蔬果齐来汇,改善生活御冬寒。送给亲朋尝一尝,口齿留香吉安康。逢凶化吉避邪魔,妖魔病疾不扰缠。腊八节如意!
    入冬寒风冷凄凄,雪花纷飞白茫茫。霜花雪花情深深,秋去冬来意浓浓。寒冬冷日祝君好,送上热情信一封。健康身体好快悦,冬日幸福又吉祥。
    一年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注意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变化规律,合理安排,科学饮食,注重食补,因时养生,对增进人体健康长寿十分有益。
    再相聚、霜雪入酒、品得一季冬寒。
    抖抖冬寒的苦恼,披上立春的外套,走进春阳的照耀,晒晒立志的种子,播下希望的吉兆;立春到了,祝你万象更新,好事围绕,快乐逍遥!
    春花烂漫秋果香,夏日炎炎冬寒霜。最是一年好时光,发条短信诉衷肠。工作虽然很繁忙,开心每天又何妨。诚挚祝愿对你讲,万事如意幸福享。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用她那宽广无垠的胸膛容纳万物:春风细雨,夏日骄阳,秋霜硕果,冬寒雪景。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能看到秋野的金黄,我们能闻到碧草的芳香,我们能听到江河的澎湃。
    花开香无言,落叶知冬寒,风过起波澜,流水看人间,月缺总会圆,夜深心梦酣,光阴似刀剑,精彩随处见,无忧顺风帆,心宽解愁烦,知己暖心田,逍遥情怡然,知音话语甜,情谊永相伴,早安送问候,开心每一天!

    汉字详情

    dōng [dong]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U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EY
    四角: 27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宗平聲開口一等tuung/tvngtuoŋ
    hán [han]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FJ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TCY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动词

    (1) 感到冷 。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名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英文翻译

    cold, wintry, chill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 客家话:[梅县腔] hon2 [陆丰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2 [东莞腔] hon2 [客英字典] hon2 [海陆丰腔] hon2 [沙头角腔] hon2 [宝安腔] hon2 [台湾四县腔] h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ghan/hanɣ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