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dōng zhì [ dong zhi]
注音 ㄉㄨㄥ ㄓ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冬至 Dōngzhì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the Winter Solstice

词语解释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逸周书·时训》:“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逸周书·时训》:“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王鏊《震泽长语·象纬》:“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

冬至的国语词典

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这天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相反。

冬至的网络释义

冬至 (节气、节日)

  •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 冬至 (词语)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 冬至的翻译

    英语: Winter Solstice, 22nd of the 24 solar terms
    德语: Wintersonnenwende (um den 22. Dezember)​ (S)​
    法语: solstice d'hiver (fête chinoise)​

    近义词

    冬至造句

    冬至意味着进入数九天气,最寒冷的天气来临。
    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饺子不能少。又是一年冬至到,节日祝福把门叫。又是一年冬至到,短信祝福身边绕。冬至礼物来报道,我的短信逗你笑。
    冬至冻一冻,增强抵抗力,身体更健康。冬至动一动,提高耐寒力,无病又无恙。愿你身体好,心情更好。冬至节气快乐!
    过冬至,吃饺子,过节不用赶早起;快乐馅,亲情皮,短信传递送友谊。黑夜长,白天短,昼夜长短大反转;阴之尽,阳始起,节气循环庆吉日。冬至后,进入寒冬,多注意保暖。祝你节日快乐!
    冬至节气时,寒霜交替临,吃碗冬至饺,好运悄围绕,严冬多锻炼,身体倍棒好,冬至念佳友,深情到永久。祝你冬日暖洋洋!
    在夏至或冬至时,太阳在北方或正西方的南方部的最远处出现。
    冬至到,吃一口水饺,学习成绩呱呱叫,作业都能准时交,上学不迟到,父母老师开口笑。愿天下所有的学生,吃过水饺,从此按时睡觉,出色冒泡!
    春分最美是亭亭玉立的玉兰,夏至最美是郁郁葱葱的林木,秋分最美是绚烂多姿的红叶,冬至最美是热气腾腾的水饺。祝你冬至“饺”上好运,“至”乐无边。
    拉着冬至的手,我要狮子大开口,不让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场风,把你烦恼全清空;借日月一束光,把你心房来温暖;借思念一点情,让快乐围绕你身边。
    但苏州人却很另类,依然十分重视冬至节,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说法。
    思念如雪花片片,纯洁晶莹,融化在距离的阳光下;友情如片片雪花,浓密厚重,覆盖在祝福的天地间。冬至到了,愿飘舞的雪花带给你永久的快乐。
    今天冬至,短信温馨提示:饺子一定要吃,祝福提前预支,关怀送给亲人同事,幸福送给爱人相知,快乐送给关心人士,短信送给冬至节日。
    冬至,至我最爱的老婆,虽然你有时撒泼,吓坏我的胆魄,可我最爱还是你的气魄,不论我的房子有多破,都那么爱我不强迫,亲爱的,爱你。
    冬至雪落,寒意脉脉。天各一方,山遥水阔。情意不减,思念如昨。真心祝愿,平安快乐。好运相伴,成功在握。善自珍重,心平气和。
    冬至我可以送你一盘幸福饺子,夏至我就只能送你一群专业蚊子,为你制造快乐红包、好运红包、成功红包、健康红包,不管哪种红包,只要你幸福就好。
    冬至这天,北半球昼短夜长,这天正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愿朋友们在这寒尽暖溢的日子里,永远洋溢春意,心底驻满暖意。
    天冷要盖好被子,饿了要填报肚子,再忙也要找点乐子,再累也要照顾好身子,微笑是最美的样子,快乐是最好的日子,冬至祝福一段子,愿朋友幸福一辈子!
    冬至冬至,好运至,倒霉跑了;平安至,意外没了;健康至,疾病去了;快乐至,忧愁溜了;关怀至,心里暖了;祝福至,幸福来了;祝冬至快乐!至善至美!
    冬至时,短信问候不能迟;平安夜,平平安安万事捷;圣诞节,快快乐乐到永远;元旦日,欣欣喜喜通年运。四大节日接踵至,祝福套装全给你,祝你幸福。
    冬至将到,祝福提前送到。愿:快乐如期而至、幸福无所不至、生活至善至美、财富蜂拥而至、如意纷至沓来、事业实至名归、好运时至运转……我的祝福从头至尾,至真至诚,只愿你感觉宾至如归,预祝冬至快乐!

    汉字详情

    dōng [dong]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U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EY
    四角: 27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宗平聲開口一等tuung/tvngtuoŋ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6
    五笔: GC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G
    四角: 10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

    凤鸟不至。——《论语》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广韵》

    王朝至于商郊 牧野。——《书·牧誓》

    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

    远道不至。——《墨子·辞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至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风雨骤至。——汉· 王粲《登楼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孝武帝时,至代相。——《史记·李将军列传》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宋· 文天祥《后序》

    富者不能至。——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前狼又至。——《聊斋志异·狼三则》

    至子之世。——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竟(到底;毕竟);至止(到达,到来。止,语气词);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到;达到);至乎(至于。到;达到);至至(达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达到极点;到)

    (4) 来;去

    至,来也。——《玉篇》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 郑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左传·僖公五年》

    〈形〉?

    (1)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色愈恭,礼愈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吾爱汝至。——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至心(极为诚恳的心意);最骏(最好的骏马);至意(极深远的用意);至情(极其真实的思想感情);至理(极深的道理);至材(极佳的才能);至治(最完善的政治);至德(最高尚伟大的德性)

    (3) 深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周语》。 韦昭注:“至,深也。”

    (4) 又如:至虑(深思熟虑);至戒(犹深戒);至契(交情极深的朋友)

    (5) 得当;恰当

    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荀子·正论》。杨倞注:“至不至,犹言当不当也。”

    (6) 亲近 。如:至戚(最亲近的亲属)

    (7) 真挚;诚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朱熹注:“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至,天下莫能加也。”

    (8) 又如:至诚;至友

    (9) 周到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副词

    (1) 大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坤》

    (2) 又如:至贤(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至砀(极广大)

    (3) 极;最

    材之不逮至远也。——汉· 贾谊《治安策》

    陵见其至诚。——《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

    罪至重而罚至轻,庸人不知恶矣。——《荀子·正论》

    (4) 又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极充足);至大至刚(广大无限而刚健不可屈挠);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至小无内(小到极点,内无余隙);至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至清(极其清澈)

    (5) 一定;必

    衡曰:“顾当得不耳,何至上书?”——《汉书·匡衡传》

    (6) 竟,竟然

    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鸟飞。——《韩非子》

    名词

    (1) 夏至、冬至的简称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僖公五年》

    (2) 又如:至节(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昼最短,夏至昼最长)

    (3) 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其于祥,末可与言至也。——《淮南子·本经训》

    (4) 又如:至精(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

    (5) 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道者,圣之所吏也,至之所得也。——《鹖冠子》

    (6) 又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7) 准则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上贤而不穷,哀乐不谣,民知其至。——《逸周书》

    (1) 乃;乃至;以至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曹丕《与吴质书》

    (2) 至于,甚至于 ——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

    介词

    到…时候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英文翻译

    reach, arrive; extremely, very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沙头角腔] zi5 [陆丰腔]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梅县腔] tje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脂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tɕicjiih/tj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