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

lán cǎo [lan cao]
注音 ㄌㄢˊ ㄘ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兰草是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 厘米。根茎横走,淡红褐色。

兰草造句

滕长富说,当时为解决纸张紧缺的困境,延安边区印刷厂用当地的马兰草制作纸张,所以富有时代感和革命感。
兰草菩萨蛮,倦色风雅清兰幽,幽兰清雅风色倦。香魂冷影舞,舞影冷魂香。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
马兰草造纸、新方法制盐、发现南泥湾,成为当时自然科学院为边区经济建设作出的三大贡献。
正在自己窑洞里帮娘糊袼褙的兰草,听到曹金芬呼叫林燕生时,就知道茜茹终于给他来信了,心中顿如手抓爪挠怅怅然不知所以。
嚯地跃起身子,林燕生两拳紧握嗔目灼灼,摇肩环颈四顾瞭望,悉心竭力地搜寻着兰草的身影。
虽然梅花没有兰草清秀的枝叶,没有玫瑰娇嫩的花朵,但它那幽幽的清香,却为人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只要一靠近梅花,那股清香就会迎面扑来,让人感到流连忘返。这时,你深深吸上几口气,顿时会觉得精神倍增,心旷神怡。
马兰纸是抗战时期延安人用马兰草制造出来的一种纸张,虽然显得粗糙,但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是一个有意义的发明,广泛应用于书籍及报刊。
珠兰草珊瑚天竺葵倒挂金钟麒麟叶金丝梅鹦喙花长春花球兰蕲艾。
藤席不能暴晒、马兰草软席忌用肥皂水洗。
马兰草、花郎菜是乡村里面最上等的猪草。
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等编织而成,材质柔软,与皮肤的亲和力强,凉度较低,多受老人,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喜爱。
无意间瞟了一眼东方晓,只见她乌云未挽,粉黛未描,蟹青衣裙绣着兰草,石青色彩缕,虽身怀六甲,依旧清丽,凝眉处,无不动人。
而自个儿对这些非但一无所知,还龌龊地认为是兰草另攀高枝儿抛弃了自己。
于是,韩练成在他院落的前庭摆上一块石头,栽下一蓬马兰草,还有一丛竹子。
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多受老人喜爱。
我是威武雄壮的鼓,踏过无边的纳格兰草原。
马兰草在陕北满山遍野到处都是,一到春天还开出淡淡清香的小花来。
在东海岸,这可能是规模最大的兰草音乐节。
父王,我想要兰草和芍药俩个丫环再带些上好的灵丹妙药种籽撒在那里,日后好让人类受用您看好吗?
一排排窑洞、一盏盏油灯,碾盘上简陋的发报机,马兰草纸印刷的。

汉字详情

lán [lan]
部首: 213
笔画: 5
五笔: U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M
四角: 8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阑( 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英文翻译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