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肴

lán yáo [ lan yao]
繁体 蘭肴
注音 ㄌㄢˊ 一ㄠˊ

词语释义

佳肴。

词语解释

  1. 佳肴。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兰肴山竦,椒酒渊流。” 李贤 注:“兰肴,芳若兰也。”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兰肴陈綺席,千钟合 尧 禹 。” 宋 梅尧臣 《送宣倅马屯田》诗:“昔时 谢公 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

引证解释

⒈ 佳肴。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兰肴山竦,椒酒渊流。”
李贤注:“兰肴,芳若兰也。”
唐太宗《帝京篇》之八:“兰肴陈綺席,千钟合尧禹。”
宋梅尧臣《送宣倅马屯田》诗:“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

兰肴的网络释义

兰肴

  • 兰肴,读音lán yáo,汉语词语,意为佳肴。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 汉字详情

    lán [lan]
    部首: 213
    笔画: 5
    五笔: U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M
    四角: 8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阑( 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英文翻译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

    yáo [yao]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QD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K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肉,爻( yáo)声。本义:做熟的鱼肉等) 同本义

    肴,啖也。凡熟馈可啖之肉,折俎,豆实皆是。——《说文》

    肴,肉也。——《广雅》

    肴羞未通。——《楚辞·招魂》。注:“鱼肉为肴。”

    蕙肴蒸兮蘭藉。——《楚辞·东皇太一》。注:“用蕙草以蒸肉也。”

    山肴野薮。——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肴止于脯、醢、菜羹(肴,下酒的菜)。——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肴蔌(鱼肉与菜蔬);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肴俎(肉食);肴品(荤菜;佳肴);肴俎(盛菜肴的器皿);肴羞(美味的菜肴);肴酒(酒肴);肴菜(菜肴)

    英文翻译

    cooked or prepared mea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hau2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梅县腔] ngau2 [宝安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东莞腔] ngau2
    ◎ 潮州话:n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茅平聲開口二等ghrau/heauɣau

    兰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