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
《旧唐书·礼仪志三》:“妾谬处椒闈,叨居兰掖……罔极之思,载结於因心;祗肃之怀,实深於明祀。” 唐 郭正一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立武后》:“ 武氏 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围,德光兰掖。”
引证解释
⒈ 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
引《旧唐书·礼仪志三》:“妾谬处椒闈,叨居兰掖……罔极之思,载结於因心;祗肃之怀,实深於明祀。”
唐郭正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宋程大昌《考古编·立武后》:“武氏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围,德光兰掖。”
兰掖的网络释义
兰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阑(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2)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ē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yè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繹 | 羊益 | 以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k | j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