儗非其伦

nǐ fēi qí lún [ni fei qi lun]
繁体 儗非其倫
注音 ㄕˋ ㄈㄟ ㄑ一ˊ ㄌㄨ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亦作:儗不於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成语用法

儗非其伦作谓语、宾语;指比拟不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儗不於伦”。

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於其伦。”
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太白又与吴筠齐名,见唐史。虽儗非其伦,时亦矫矫。”
朱自清《<燕知草>序》:“书中前一类文字,好像昭贤寺的玉佛,雕琢工细,光润洁白;后一类呢,恕我儗不於伦,象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

儗非其伦的网络释义

儗非其伦

  • 儗非其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ǐ fēi qí lún,意思是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 汉字详情

    nǐ,yì,ài,yí [ni,yi,ai,yi]
    部首: 221
    笔画: 16
    五笔: WXTH
    仓颉: OPKO
    四角: 27281

    英文翻译

    compare with, draw analogy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3 ji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3 [海陆丰腔] ngi3
    ◎ 潮州话:ngi2 (ngíⁿ) [揭阳、潮阳]g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紀上聲開口三等ŋĭəngix/ngiio
    fēi [fei]
    部首: 804
    笔画: 8
    五笔: DJD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MSY
    四角: 111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 同本义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4) 责怪;非难;反对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

    (6) 讨厌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7) 讥刺

    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

    (9) 通“诽”( fěi)。诽谤,诋毁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11) 通“避”。躲开

    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人皆谓之狂。——《墨子》

    (12) 〈方〉∶必须

    (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

    (15) 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

    (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名词

    (1) 不对;错误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3) 疑惑烦恼的问题 。如:无事生非

    副词

    (1) 相当于“不”、“不是”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形容词

    (1) 不真实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

    (2) 邪,不正 。如:非心(邪心)

    英文翻译

    not, negative, non-;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沙头角腔] fui1 [陆丰腔] fui1 [海陆丰腔]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微微合平聲合口三等pyoi/pvoipĭwəi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lún [lu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P
    四角: 28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仑( lún)声。本义:辈,类)

    (2) 同本义

    伦,辈也。——《说文》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儗人必于其伦。——《礼记·曲礼下》

    毛犹有伦。——《礼记·曲礼下》

    廉颇赵奢之伦。—— 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伦辈(伦匹,伦党,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伦望(流辈中的声望);伦族(所属之族)

    (4) 条理,顺序

    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逸周书》

    (5) 又如:伦叙(有条理,有顺序);伦次(条理次序);伦绪(条理秩序)

    (6)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红楼梦》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

    (7) 又如: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伦物(人伦物理);伦经(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人伦道德之理);伦谊(人伦大义)

    (8) 道理,义理

    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

    (9) 又如:伦脊(道理;条理)

    (10) 意义

    夫祭有十伦焉。——《礼记·祭统》

    (11) 通“论”

    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12) 姓

    动词

    (1) 顺其纹理

    析开必伦。——《周礼》

    (2) 类比,匹敌

    德伦三五,配皇作烈。——三国 魏· 曹植《学宫颂》

    暴殄天物之罪,岂有伦哉!——康有为《大同书》

    (3) 又如:伦列(等比,类比);伦侪(比并)

    (4) 选择。通“抡” 。如:伦色(选择合适的颜色);伦肤(选择精美的肉类);伦党(拣选同类的人)

    (5) 通“论”。议论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英文翻译

    normal human relationship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宋本广韵

    儗非其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