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廣韻》魚紀切,上止,疑。
2。准备,打算。
3。古通“拟”,比拟。
4。茂盛貌。草木、庄稼茂盛的样子:“黎稷~~”
5。众多。
6。迟疑。
7。凝滞。
8。超越本份。
9。草拟,依照。
10。比划。
-
1。《廣韻》魚記切,去志,疑。
2。迟滞;迟疑。参见“儔儗”。
-
1。《廣韻》五溉切,去代,疑。
2。《廣韻》海愛切,去代,曉。
3。见“儓儗”。
-
1。《集韻》魚其切,平之,疑。
2。疑。谓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英语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3 [海陆丰腔] ngi3
◎ 潮州话:ngi2 (ngíⁿ) [揭阳、潮阳]ghi2
宋本廣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擬 | 魚紀 | 疑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ŋĭə | ngix/ngiio |
百度释义
-
1. 《廣韻》魚紀切,上止,疑。
2. 准备,打算。
3. 古通“拟”,比拟。
4. 茂盛貌。草木、庄稼茂盛的样子:“黎稷儗儗”
5. 众多。
6. 迟疑。
7. 凝滞。
8. 超越本份。
9. 草拟,依照。
10. 比划。
-
1. 《廣韻》魚記切,去志,疑。
2. 迟滞;迟疑。参见“儔儗”。
3.
-
1.
2. 《廣韻》五溉切,去代,疑。
3. 《廣韻》海愛切,去代,曉。
4. 见“儓儗”。
-
1. 《集韻》魚其切,平之,疑。
2. 疑。谓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康熙字典
儗【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魚紀切《韻會》隅起切《正韻》養里切,疑上聲。《說文》僭也。一曰相疑。
又比也。通擬。《禮·曲禮》儗人必于其倫。
又通作疑。《前漢·食貨志》遠方之能疑者,竝舉而爭起。《註》疑讀曰擬。《史記·蘇秦傳》疑於王者。《荀子·儒效篇》無所儗㤰。《註》儗讀爲疑。
又通薿。《詩·小雅》黍稷薿薿。《前漢·食貨志》引《詩》作儗儗。
又《正韻》以智切,音異。佁儗,固滯貌。
又《廣韻》海愛切《集韻》許代切,海去聲。儓儗,癡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儗【卷八】【人部】
僭也。一曰相疑。从人从疑。魚已切
说文解字注
(儗)僭也。以下僭上。此儗之本義。如史記說卓王孫田池射獵之樂儗於人君是也。與手部擬訓度不同。曲禮。儗人必於其倫。注。儗猶比也。此引伸之義也。漢書食貨志假疑爲儗。又假儗爲黍稷薿薿。从人。疑聲。依小徐本魚己切。一部。一曰相疑。此别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