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缉

zhēn jī [ zhen ji]
繁体 偵緝
注音 ㄓㄣ ㄐ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侦缉 zhēnjī

(1) 侦查缉捕

track down and arrest

词语解释

  1. 侦查缉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庚戌间, 山西 人 董二 告 王伦 藏匿 山西 某县, 和 相时专柄,欲希封赏,乃授意 觉罗牧庵 相公 长麟 ,令其侦缉。” 萧军 《羊·职业》:“侦缉机关干事是不论薪水的,全指仗每月劈奖呢!”

引证解释

⒈ 侦查缉捕。

清昭槤《啸亭杂录·武虚谷》:“庚戌间, 山西人董二告王伦藏匿山西某县, 和相时专柄,欲希封赏,乃授意觉罗牧庵相公长麟,令其侦缉。”
萧军《羊·职业》:“侦缉机关干事是不论薪水的,全指仗每月劈奖呢!”

侦缉的国语词典

侦察并捉拿犯人。

侦缉的网络释义

侦缉

  • 侦缉,读音是zhēn jī,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侦查缉捕。
  • 侦缉造句

    聚会的时候还常常有居委会的老太太来冲场子,年轻人们就给这些惹人烦的老太太取了个名字,叫做“小脚侦缉队”。
    提到“西城大妈”,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多年前就已闻名的“小脚侦缉队”。
    敌第八师侦缉队在审讯中得知徐氏的身份,格外重视。
    就在客人陆续上座时,一撩门帘进来三个人,前面两个举着手枪,张爷走上前说话,被前面的一个拿枪制止住了,张爷知道这阵势一定是侦缉队。
    他们向伦敦警察厅侦缉处报了案。
    陈伍明告诉孟天许,战争形势很不乐观,而孟天慕把警察局侦缉队同市党部情报科合并成立了稽查处,任务之一便是防范日本间谍渗透。
    出城时,我们的人被侦缉队、鬼子盯上了,那就只能穿上鬼子的服装,或穿翻译官的衣服。
    远远跟在后面监视的,是街道上的几位“小脚侦缉队”。
    一直以来,北京有“群防群治”的传统,之前的“小脚侦缉队”是治保会的治安积极分子。
    为了培育出超级辑毒犬,钱伯尼斯在三代侦缉犬中寻找具有这些特性。
    他与小凤仙成双作对作情侣状,让袁世凯的侦缉队放松了警觉。
    醉鬼熬刑不过表露了身份,说自己是便衣执行公务的侦缉队队副。
    这家伙肯定是侦缉队的,我必须甩掉他。
    待稍稍平静下来之后,熊子庄当即去找了黄埔军校同学、时任南京警察厅刑警大队第二侦缉队队长的傅成望。
    杰出的侦缉犬在“自上而下”的控制方面能力超群。
    侦缉人员于拂晓时进行了突然搜查。
    琼斯是一名负责严重刑事侦缉的侦探。
    后来他又活捉了经常到董家庄一带为非作歹的日本翻译官韩行效和侦缉队的汉奸、特务、伪军等多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他留着的一头长发,在胡同“小脚侦缉队”那些大妈的眼里,简直就是“坏人”的标志,无端被骂是家常便饭。
    当时华捕中,著名的帮会分子就有侦缉股督察长陆连奎、刘绍奎,特务股督察长谭绍良、汇司捕房探长尚武、老闸捕房探长尤阿根等。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H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Y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2) 同本义

    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字汇》

    (3) 又如:侦知(探知;暗中查明);侦伺(窥探,伺望);侦者(侦探敌情的人)

    (4) 问,卜问。凭借占卜来寻求预言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礼记》

    (5) 又如:侦问(探问)

    (6) 侦察

    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文选·沈约·齐故字陆昭王碑文》

    (7) 又如:侦谍(从事侦察的密探);侦巡(侦察巡逻);侦哨(侦察岗);侦候(侦察,侦探)

    名词

    探子;间谍

    生疑为宋人之侦,姑伪应之。——《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spy, reconnoiter; detec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jī,qī [ji,qi]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KB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RSJ
    四角: 261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 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2)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缉取(搓成);缉麻(绩麻);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3) 搜捕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缉凶(搜捕凶犯);缉擒(捉拿;缉拿);缉探人(侦察人员)

    (5) 继续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6)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缉绪(继承传统)

    (7) 会合;和睦。通“辑”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8)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缉众(聚众);缉宁(使祥宁安和)

    (9) 附耳私语;花言巧语 。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10) 另见

    动词

    (1) 缝衣边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2)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如:缉鞋口

    (3) 另见

    英文翻译

    to sew in close stitc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