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

xiá yì [ xia yi]
繁体 俠義
注音 ㄒ一ㄚˊ 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侠义 xiáyì

(1) 指为人仗义,肯于助人

knight-errantry

词语解释

  1. 谓见义勇为,舍己助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即如这桩事, 十三妹 原因侠义两个字上起见,一心要救 安 张 两家四口的性命。” 叶圣陶 《倪焕之》三十:“那同事想到两年来的友谊以及最近时期的相依飘零,涌起一种侠义的心情,故而负责地这样说。”

  2. 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之士。

    清 刘城 《古意寄答友人》诗:“ 平陵 古荒郊,自昔多侠义。”

引证解释

⒈ 谓见义勇为,舍己助人。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即如这桩事, 十三妹原因侠义两个字上起见,一心要救安张两家四口的性命。”
叶圣陶《倪焕之》三十:“那同事想到两年来的友谊以及最近时期的相依飘零,涌起一种侠义的心情,故而负责地这样说。”

⒉ 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之士。

清刘城《古意寄答友人》诗:“平陵古荒郊,自昔多侠义。”

侠义的国语词典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胸襟或行为。

侠义的网络释义

侠义

  • 侠义,指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路见不平,替天行道。
  • 语出清朝石玉昆所著《三侠五义》第四十三回:是老贼的素日行为过于不堪,故惹得这侠义之人单单的与他过不去,生生儿将他两个爱妾的性命断送。
  • 侠义造句

    中国古人,没有国的概念,但是,侠义道照样仗义行侠,替天行道。
    比如说,十年寒窗的状元最后变成了贪官,而绿林豪客中也不乏侠义之辈!莫仙颖自幼无父无母,一生背负深仇大恨。
    若是把医生与病魔之间的正邪对立、终身搏斗看成侠义道,那么身在其中的张光全就是一位刀客。
    适逢乱世英雄辈出奸人当道侠义肝肠正邪争锋谁定胜负?一个个活生生的鲜明人物,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奇闻趣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情爱故事,且让本书一一为您道来!
    朱聪因伤口疼痛,平卧在马背上,见郭靖此举甚有侠义之心,说道孩子虽笨,却正是我辈中人。
    可爱,放浪不羁,洒脱,开朗随和,喜欢交友,侠义率真。
    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得力助手,岂会交臂失之?任我行道不必如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我侠义辈份内之事,兄台不必如此。
    他,荡检逾闲,不拘绳墨却侠骨柔肠,侠义无双。
    侠义儿郎,火厅走索,万仞险绝不辞苦;弱质素女,香魂若断,酣卧未知时日过。
    被朋友伤害的时候,别怀疑友情,但提防背叛你的人。原谅,但并不遗忘。做人存几分天真童心,对朋友保持一些侠义之情。要快乐,要开朗,要温暖。
    的古典英雄精神,从而成为抑强扶弱的民间侠义精神的创始者和最早身体力行者。
    崂山风华子侠义之名果真不虚,可惜老道我修为浅薄,事到临头之时,自己先没了胆气,又见那些人马声威慑人,追或不追,着实犹豫不决。
    他身上既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侠义之心,又有向社会传递温暖,给予被助者信念和宽慰的仁爱之心。
    大宋南北,绿林豪杰遍地;江湖上下,侠义英雄称雄。
    亲情、爱情、友情,情深如海,潸然泪下;忠义、侠义、情义。
    可是如果这样来理解刘姥姥这个形象,那就太没有知人之明了。事实上,刘姥姥的为人外朴实而内精明,又有侠义之风。她虽身居山野,大字不识,却生来有些见识。
    蓝欺天,你还不俯首就擒,要不是本大侠侠义为怀,侠肝义胆,你这条老命,可要等你先祖给你多烧几柱香了。
    我见你有难,才来帮你,可不是为了甚么糕饼,咱侠义之辈当急人之难。侠义造句。
    遍观全书,能称得上‘侠义’的只剩下武当一派,后来实力虽隐隐可以和少林分庭抗礼,但始终没有膨胀的野心。
    就是依靠武器装备的强横力量,纵横四海,进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科学幻想之侠义小说。

    汉字详情

    xiá [xia]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U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KT
    四角: 25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夹声。本义:侠义)

    (2) 同本义。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俠,俜也。——《说文》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 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史记·游侠传》

    刘义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新唐书·刘义传》

    这十三妹是一位正气不过的侠女,你为何这等唐突他起来?——《儿女英雄传》

    (3) 又如:侠奴(侠义的奴仆);侠情(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4) 侠客

    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新唐书·窦建德传》

    (5) 又如:游侠;武侠;剑侠;豪侠;大侠;女侠;侠节(侠客的节操)

    (6) 姓

    动词

    要挟

    凶强侠气(粗暴强悍,以力欺人。侠,这里指“要挟”。侠气,以力欺人,为人霸道)。——《世说新语·自新》

    为气任侠。——《史记·季布传》

    英文翻译

    chivalrous person; knight-err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hap6

    宋本广韵

    [y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Y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400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