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址

zhù zhǐ [ zhu zhi]
注音 ㄓㄨˋ ㄓ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住址 zhùzhǐ

(1) 住所的地址

住址不详
address

词语解释

  1. 居住的地址,指城镇、乡村、街道的名称和门牌号数。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而我失其住址,无法回复。”

引证解释

⒈ 居住的地址,指城镇、乡村、街道的名称和门牌号数。

鲁迅《书信集·致沉雁冰》:“而我失其住址,无法回复。”

住址的国语词典

地址。

住址的网络释义

住址

  • 住址,拼音为zhùzhǐ,是住所的地址的意思。
  • 住址的翻译

    英语: address
    德语: Wohnadresse (S)​
    法语: adresse

    住址造句

    不知姓名住址,要在上海找到这样一个人,岂不是海底捞月?
    我会给我朋友的家庭住址给你,我晚上多少情况都在他家,你可以过来找我。
    我们都知道李老师的住址。
    她家新的住址不详,我无法寻找。
    我也有他遗孀的电话和住址,如果你有兴趣。
    拍品展览会从12月起对公众免费开放,它以杰克逊的住址北卡洛尔坞大道100号命名。
    现在,把你们的住址留下来,走吧.
    过来一辆出租汽车,我上了车,告诉司机我的住址。
    老绅士用铅笔写下吉特的住址。
    这时,她已在电话号码薄里查到了伯德桑家的住址.
    当储存器横过的时候,层3个来源和目的地住址不改变。
    本市的住址簿上查不到登启事人留下的那个回信地址.
    年龄,婚否,收入,经历,住址,个人。
    写清收信人的法定名称和住址.
    那个住址适合你带自己阴事的男朋友。
    采购产品日记,住址书,说明书,相簿,日记和日历.
    报纸联系了他祖母,查到了他现在的住址后便前往登门采访。
    我最终从她口中套出了他的新住址.
    总算侥幸,你星期六走了以后,我立刻打听出他们俩在伦敦的住址。
    2009年,国际刑警组织对他发出头号通辑令,上面竟然还有他的家庭住址.

    汉字详情

    zhù [zhu]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YGG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YG
    四角: 2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3)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4) 停止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5)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6) 暂居;居住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8)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9) 住宿;过夜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10) 驻扎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11) 保留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1) 做动词的补语

    (2)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3)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4)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英文翻译

    reside, live at, dwell, lodge;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6
    ◎ 客家话:[宝安腔] cu3 [梅县腔] chu5 [客语拼音字汇] cu4 [客英字典] chu5 [东莞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u5 [dai5] [陆丰腔] chu5 [海陆丰腔] chu6 [dai5]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持遇去聲合口三等ɖʰĭudryoh/diuh
    zhǐ [zhi]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HG
    五行:
    仓颉: GYLM
    四角: 41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止声。字本从阜,止声。本义:地基,基部)

    (2) 同本义

    阯,基也。从阜,止声,或从土。——《说文》

    禅泰山下阯。——《汉书·郊祀志》。注:“阯者,山之基足。”

    丰墙峭阯。——《汉书·太元大》

    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址。——宋· 苏轼《奖喻敕记》

    废祠之址。——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地点;地址;处所

    树重置于西址,列骏骑手北垌。——汉· 王粲《羽猪赋》

    (4) 又如:芙蓉镇故址;厂址;住址

    英文翻译

    site, location, land for 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梅县腔] tje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客英字典] zhi3 [海陆丰腔] zhi3 [东莞腔] zi3 [宝安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市上聲開口三等cjix/tjiiotɕ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