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2) 同本义
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
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
(3) 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4) 位置;方位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5) 又如:座位;席位;铺位
(6) 职位;地位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以在位久。——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位之移人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
长安君之位。
(7) 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
(8) 座位 。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9) 先后顺序的位次 。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
(10) 算术上的数位 ,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
(11) 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12) 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如:本位
(13) 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
(14) 对人的敬称 。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
(15) 姓
动词
(1)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2) 立,站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3) 引申为居,处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丰腔] wui5 wui6 [客英字典] vui5 [沙头角腔] wui5 [宝安腔] wui3 [台湾四县腔] wui5 wui5 [东莞腔] wui3 [陆丰腔] wui6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位 | 于愧 | 云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wi | yih/hwyh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2) 地位低微
卑,庳也。——《广雅》
文王卑服。——《书·无逸》
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
天尊地卑。——《易·系辞》
位卑则足羞。——唐· 韩愈《师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谦词。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辱(卑微屈辱);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4) 地势低下。与“高”相对
谓山盖卑。——《诗·小雅·正月》
卑高已陈。——《礼记·乐记》
闻长沙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卑小(矮小);卑隘(低矮狭窄);卑洼(低洼)
(6) 衰微,衰弱
王室其将卑乎?——《国语·周语》
(7) 素质低下
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谦恭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
(9) 又如:卑谨(谦卑恭敬);卑顺(谦恭驯顺)
动词
(1) 轻视,小看
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
(3) 低俯 。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bi1 [梅县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海陆丰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东莞腔] bi3 [沙头角腔] bi1 [宝安腔] bi1
◎ 潮州话:b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卑 | 府移 | 幫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pʰiei | pje/pie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表示与房屋有关,苋( )声。本义:房屋宽敞)(2) 同本义
宽,屋宽大也。——《说文》
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3)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4)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5) 横的距离大
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6)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7) 度量宽宏;宽厚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
言宽以居之。——《易·文》
宽而栗。——《书·皋谟》。郑注:“谓度量宽宏。”
文帝宽,不忍罚。——《汉书·吴王刘濞传》
宽哉,不被于利。——《韩非子·说林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陈明选宽厚呕煦。——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宽洪(心胸宽阔器量大);宽猛相济(指施政时要宽严相辅而行);宽民(待民众宽厚,不苛刻);宽泽(宽仁有恩德);宽绰(宽弘广大。多指器量)
(9) 舒缓;延缓 。如:宽延(宽缓,延缓);宽柔(宽缓和柔);宽快(畅快,舒服;衣服肥大);宽缓(委婉和缓)
(10) 宽坐(多坐一会儿。留坐的敬词)宽松;松弛。紧的反义词
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上》
(11) 又如:宽余(肥大,宽松);宽褪(过分肥大);宽衫(古人穿在外面的长袍,具有普通礼服的性质)
(12) 多;富裕
以二人居室十间,公田一顷,宽然有余矣。——洪亮吉《治平篇》
(13) 又如:宽饮(劝酒之词。表示请人多喝些酒)
名词
宽度,广度 。如:这条河有一里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球场的宽和长都有严格规定
动词
(1) 放松;放宽
则械系不稍宽。——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
终亦稍宽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3) 又如:宽制(放宽法制);宽律(放宽刑律);宽放(放宽);宽限(宽延期限)
(4) 宽免;宽恕
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荀子·正论》
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宽贳(宽恕;宽赦);宽护(宽恕庇护);宽减(从宽减免);宽缓(宽容而不急迫)
(6) 减轻
宽徭役。——《盐铁论·诛秦》
(7) 又如:宽征(减轻或缓征赋税);宽痛(减轻痛苦);宽徭(减轻徭役)
(8) 宽慰;宽解 。如:宽勉(宽解勉励);宽譬(劝慰宽解,使人消解愁闷)
(9) 卸脱;解开 。如:宽衣(旧时敬辞。请人脱去衣服);宽章(请客人脱掉外面袍褂的敬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有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广厦容人曰宥)(2) 宽仁;宽待
宥,宽也。——《说文》
宥,宽也。——《国语·周语》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庄子·在宥》
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宥世(以宽仁之政治理国家);宥德(宽仁之德)
(4) 宽恕
天尊岂可违天擅杀,望天尊暂宥。——《梼杌闲评——明珠缘》
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过。宽恕别人的过错);宥愆(宽恕罪过)
(6) 赦免
宥,赦也。——《广雅》
流宥五刑。——《虞书》。马注:“宽也。”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暂居里。——《封神演义》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孔颖达疏:“宥谓宽宥,罪谓故犯,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7)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过);宥释(赦免释放)
形容词
(1) 宏深;深邃
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2) 又如:宥地(机要之地);宥密(深密;机密);宥弼(形容职司机密、重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5 [海陆丰腔] riu6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陆丰腔] jiu6 [客英字典] ju5 [宝安腔] ju3 (jiu3) [台湾四县腔] ju5
◎ 潮州话:优6(右)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宥 | 于救 | 云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ĭəu | iuh/hi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