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怨

mán yuàn [ man yuan]
注音 ㄇㄞˊ ㄩ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埋怨 mányuàn

(1)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不满或怨恨

complain;growl;grumble

词语解释

  1. 责备,抱怨。

    元 白朴 《点绛唇》曲:“忆疎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京娘 哭倒在地,爹妈劝转回房,把儿子 赵文 埋怨了一场。”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像》:“休得假埋怨,休得胡推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五章:“不用我,把我放到墙旮旯里,我也不埋怨。”

引证解释

⒈ 责备,抱怨。

元白朴《点绛唇》曲:“忆疎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哭倒在地,爹妈劝转回房,把儿子赵文埋怨了一场。”
清李渔《玉搔头·得像》:“休得假埋怨,休得胡推辨。”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五章:“不用我,把我放到墙旮旯里,我也不埋怨。”

埋怨的国语词典

抱怨、责怪。

埋怨的网络释义

埋怨 (汉语词语)

  • 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当在埋怨的时候,表示已经认可矛盾暂且放下后的“姑且不论”的“报”“怨”之言,就是要将“怨”“埋”下的意思。不是是非与对错的认可,而是提出并不过多计较而已;不是泯灭,而是“埋怨”而已;埋下怨恨,会发芽,到了一定时候,可能会重新提起旧怨的。所以埋怨是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的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接受后且先不计较的情绪发泄与指责。
  • 埋怨的翻译

    英语: to complain, to grumble (about)​, to reproach, to blame
    德语: meckern, grollen, j-m die Schuld an etw geben, sich über etw, j-n beschweren, über etw murren, herumnörgeln, murren (V)​
    法语: se plaindre de qqn, en vouloir à qqn

    埋怨造句

    这事不能埋怨别人,你自己也有错。
    自己做错了事要吸取教训,怎么能去埋怨别人呢?
    人生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过程。出言不逊,伤了亲友,会有遗憾;梦寐以求,求之不得,会有遗憾;计划不周,前功尽弃,会有遗憾。人生遗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遭受了遗憾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埋怨,也不要后悔,而是要化解遗憾,删除掉遗憾。学会把遗憾一个个抛在身后,把握好当下,才能把握今后的人生。
    事后,大家都埋怨他过于冒失。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黯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你埋怨得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不要埋怨自己的父母给予的太少。
    妈妈整天埋怨爸爸只顾工作,不顾身体。
    她不会反对或埋怨,而只会恭恭敬敬地接受这样的宣判。
    不要叹息,不可埋怨!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做干部的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是埋怨群众。
    上课迟到只能怪你自己,不能埋怨别人。
    春天那么短,秋天也那么短,就像是人的生命和感觉,大半都给了冬夏。不要眷恋,因为它去了还会再来,更不要埋怨,因为你终要懂得,常在的不叫做好景。
    你这人怎么好歹不分,大伙都在想办法帮助你,你却埋怨起大家来迟了。
    受到同学们的埋怨,她感到十分委屈。
    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辰”,而要自强自立出人头地。
    他做错了事还埋怨别人。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别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时,你能不能认真地想一想,过去自己的工作到底干得怎么样?
    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辰",要自己创造条件,在工作上做出成绩。

    汉字详情

    mái,mán [mai,man]
    部首: 334
    笔画: 10
    五笔: FJFG
    仓颉: GWG
    四角: 46115

    详细解释

    mái

    动词

    (1) (形声.从土,里声.字本作“薶”,甲骨文字形,象在坑中埋狗的形象,是向地神祭献的活动。本义:藏入土中)

    (2) 同本义

    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礼记·曲礼上》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我死谁埋。——清· 袁枚《祭妹文》

    毁其盆,悉埋于地。——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埋地雷;埋玉(比喻英才或美女之死);埋书(把盟书埋在地下。古代盟誓时的一种礼仪);埋狱(埋没在监狱屋基下的宝剑。比喻埋没人才)

    (4) 古代特指简陋不依礼制而落葬。也泛指葬埋

    葬不如礼曰埋。(如:按照)——《释名·释葬制》

    (5) 又如:埋骨(人死而埋葬屍骨);埋匿(埋窆。掩埋尸体);埋堙(埋藏。掩埋尸体);埋魂(埋葬英魂);埋蛇(“埋蛇”为善行仁爱之典);埋掩(掩埋,埋葬)

    (6) 藏,掩盖

    狐埋之而狐搰之。——《国语·吴语》

    (7) 又如:埋冤(含冤);埋情(昧心);埋忧(隐藏忧愁);埋身(埋名;隐居);埋匿(埋藏);埋翳(掩埋;掩盖);埋覆(掩蔽;覆盖)

    (8) 低,低下去 。如:埋头顾影(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埋首(埋头)

    形容词

    (1) 犹暮或末 。如:埋年(方言。年老);埋暮(迟暮。喻年岁大)

    (2) 另见 mán

    mā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bury, secrete, conceal

    方言集汇

    ◎ 粤语:maai4
    ◎ 客家话:[梅县腔] mai2 me.2 [东莞腔] mai2 [客英字典] mai2 me2 [海陆丰腔] mai2 [客语拼音字汇] mai2 [宝安腔] mai2 [沙头角腔] mai2 [台湾四县腔] mai2 [陆丰腔] mai3
    ◎ 潮州话:m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皆皆開平聲開口二等mɐimrai/maei
    yuàn [yuan]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QBNU
    五行:
    仓颉: NUP
    四角: 2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夗( 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名词

    (1) 仇恨,怨仇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英文翻译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5 [宝安腔] jen5 [梅县腔] jan5 [陆丰腔]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台湾四县腔] jen5 [海陆丰腔] ren5 [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qyan/vanʔ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