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

rén yì [ ren yi]
繁体 仁义

词语释义

仁义 rényì

(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gentl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2<轻><方>性情和蔼,通达情理。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1.亦作“ 仁谊 ”。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汉书·食货志上》:“陵夷至於 战国 ,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生平企仁义,所学皆 孔 周 。”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且王师以仁义为本,岂宜以多杀敛怨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方旦 ( 朱方旦 )书示云,正心诚意,道德仁义,方可看 长安 春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词语造句

1、分享“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2、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里的仁义,和圣洁。
3、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
4、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他的角必被高举,大有荣耀。
5、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
6、他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7、还有谁是仁义之王,还有谁是和平之五,还有谁也没有人类的父亲,正常意义上的人类父亲?
8、圣经上说,“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9、显然,中国的这种歧视缺乏基督教在反对美国同性恋运动中显现出的仁义。
10、在这些历史中,狐狸与理想的周朝圣王结合在一起,作为仁义和英明统治的象征。
11、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
12、你也必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13、麦基是希伯来语里国王的意思,洗德是仁义的意思。
14、同时,我们也应该要体认到,所谓的仁义,绝对不是我们自性的一部分,它完全是人为所造成的。
15、孔子到老子家作客,在闲聊中,孔子不经意的又将他那套仁义的理论搬了出来。
16、当仁义也无法推行时,礼仪规矩才有机会被人们制订出来,藉以维持社会的秩序。
17、他施舍钱财,赒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他的角必被高举,大有荣耀。
18、为什么又要辛辛苦苦地去提倡什么仁义呢?
19、你认为历任的开国元勋都是仁义之士吗?
20、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五条准则,必须遵守,不容紊乱。
21、在修行的道路上,仁义是先人购置的休息场所。
22、你也必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23、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约纳。
24、当人类文明开展后,百姓们被要求遵守礼仪,讲求仁义。
25、道与德弄清楚后,他们才去讨论仁义;
26、我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人,喜欢音乐和浪漫,充满感性和仁义,追求诚实和忠诚。
27、神按照祂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他们是在知识、仁义、圣洁中被造,受托治理一切受造物。
28、重建人文精神,就是要寻求仁义与个性主义的弥合,这将有助于实现21世纪人文观念的创造性转化。
29、在一街村中心的一个路口,记者见到了这口名为“仁义庄”的古井。
30、同样地,为了屈就仁义等人为的道德标准,人们自然的天性就被破坏了。

仁義的国语词典

仁爱正义,宽厚正直。

如:「这个小孩儿很仁义,不淘气。」

仁義的网络释义

仁义

  • 仁义,下文总结成一句话:看到别人有难,能伸手帮一把,有福享的时候,能不过河拆桥和吃独食
  • 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 仁義的翻译

    英语: benevolenceandrighteousness,affableandeven-tempered
    德语: Rechtschaffenheit(S)
    法语: bienveillanceetjustice,affableetàl'humeurtoujourségale,sensdel'humanité,idéalconfucéen

    汉字详情

    rén [ren]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M
    四角: 21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如:瓜子仁

    (14) 人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形容词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如:仁台;仁兄

    动词

    (1) 亲爱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英文翻译

    humaneness, benevolence, kind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ngin2) [客英字典]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陆丰腔] jin3 [东莞腔] j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yi]
    部首: 201
    笔画: 13
    五笔: UGTT
    仓颉: TGHQI
    四角: 80553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5 [东莞腔] ji3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海陆丰腔] ngi6 [客英字典] ngi5 [梅县腔] ngi5 [宝安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宜寄支B開去聲開口三等支Bŋĭengieh/ng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