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熊

rén xióng [ ren xiong]
注音 ㄖㄣˊ ㄒㄩㄥˊ

词语释义

1.罴的别名。因其直立行走时象人,故称。 2.狒狒的别名。

词语解释

  1. 羆的别名。因其直立行走时象人,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熊》:“俗呼熊为猪熊,羆为人熊、马熊,各因形似以为别也。”《尔雅·释兽》“羆如熊” 清 郝懿行 义疏:“盖熊羆相类,俗人不识羆,故呼为人熊耳。”

  2. 狒狒的别名。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人熊》:“ 广西 有兽名人熊,乃一长大人也。被髮裸体,手爪长锐,常以爪划橄欖木,取其脂液涂身,厚数寸,用以御寒暑,敌搏噬。是兽也,力能搏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狒狒》:“按《方舆志》云:狒狒, 西蜀 及 处州 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 闽 中 沙县 幼山 有之,长丈餘,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清 李调元 等《卍斋璅录》卷九:“《广东新语》:人熊一名山笑。”参阅 袁珂 《山海经校注·海内南经》。

引证解释

⒈ 羆的别名。因其直立行走时象人,故称。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熊》:“俗呼熊为猪熊,羆为人熊、马熊,各因形似以为别也。”
《尔雅·释兽》“羆如熊” 清郝懿行义疏:“盖熊羆相类,俗人不识羆,故呼为人熊耳。”

⒉ 狒狒的别名。参阅袁珂《山海经校注·海内南经》。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人熊》:“广西有兽名人熊,乃一长大人也。被髮裸体,手爪长锐,常以爪划橄欖木,取其脂液涂身,厚数寸,用以御寒暑,敌搏噬。是兽也,力能搏虎。”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狒狒》:“按《方舆志》云:狒狒, 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 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餘,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清李调元等《卍斋璅录》卷九:“《广东新语》:人熊一名山笑。”

人熊的国语词典

棕熊的别名。参见「棕熊」条。

人熊的网络释义

人熊 (哺乳纲动物)

  • 人熊是熊科动物,学名称作“罴”,姿态五官似人,性猛力强,可以掠取牛马而食,所以叫做“人熊”。人熊在字面上指类似于人的熊,通常比喻那种做事不道德的人。
  • 人熊造句

    被描述为树居生物的人熊就像一个穿着黑白夹杂毛皮的小人。
    而这又杀了人熊更有可能再次行凶。
    好容易把一棵矮树看作人熊!
    这些人说熊很痛苦。
    事实上,这时没有人(熊)知道该说什么或要干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在熊的势力范围健行,所以危险程度越来越高。
    人与熊。取整块儿石头的原貌,寥寥数下雕刻就将人与熊大战的场景淋漓展现。
    傈僳人与熊的故事不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一些人说熊们在俄国城市里面到处晃荡着求食,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
    其他使用老式设备得到的断断续续的采样信息、非直接证据或者一群人围着熊进行研究的方法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让结果“不确定”了。
    “你去哪里啊,姜饼人?”熊问。
    很多人觉得熊看起来很可爱。但它们也可以很危险。
    贪心指尼洛克:原来如此,在这儿附近有个熊人部落,大家管他们叫熊怪,经常给我们惹麻烦。
    别老是熊人。
    但是,他的眼神已经不好了。有好几次,他几乎把人当成熊打。
    她努力和长时间的熊人留了下来。
    这个想法让他们脚后跟反对国防是提高收入的人的灰熊上赛季可怕的统计数据,目的。
    一部是《灰熊人》,主人公提摩西·崔德威在阿拉斯加南部与野熊生活在一起,记录它们和他自己的奇行怪迹。
    骑熊人音乐出版社,高质量的作曲家作品乐谱版本,教育乐谱,当代音乐及乐谱书籍。
    比如说,当一个人想到“熊”和他想到小狗或其它毛茸茸的东西时,他的大脑会激活一些相同的区域。

    汉字详情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xióng [xiong]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CEX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PF
    四角: 22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形容词

    (1) 通“雄”。雄性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动词

    斥骂 。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英文翻译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ngi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ngiung2 [东莞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沙头角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