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空

rén qù lóu kōng [ ren qu lou kong]
繁体 人去樓空
注音 ㄖㄣˊ ㄑㄨˋ ㄌㄡˊ ㄎㄨㄥ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人去楼空 rénqù-lóukōng

(1) 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以“人去楼空”表示旧地重游时触景生情,思念故旧

one sights recall to mind the memory of old friends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成语辨析

见“人面桃花”(804页)。

成语用法

人去楼空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后即以“人去楼空”表达面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

语本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
清纳兰性德《百字令·废园有感》词之四:“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
巴金《随想录·在尼斯》:“女主人公孤零零地消失在凄清的寒夜里,那种人去楼空的惆怅感觉一直折磨着我。”

人去楼空的国语词典

语本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用以表示旧地重游时人事已非,或对故人的思念。

如:「数年后,回到故居,想要寻找昔日的游伴时,已是人去楼空,景物全非。」

人去楼空的网络释义

人去楼空 (成语)

  • 人去楼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én qù lóu kōng,意思是人已离去,楼中空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 人去楼空造句

    昔日的歌馆亭台,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一片荒凉了。
    只是有时候,当立夏站在放学后人去楼空的走廊上,眺望着远处操场上状如蚂蚁般分散渺小的人群时,她才会在内心涌起一种幸福和悲伤混合的情绪。
    可现在又是人去楼空,又是我孤零零地一个人了。
    游戏可以玩,但不可以沉溺,就如人一旦掉入一个泥泞的深坑,不可以自拔。你是一名学生,你有自己的任务,有自己的责任,你是家人的希望,同学的哥们,游戏不是全部,当你回首时已人去楼空,不可挽留。
    老板捲款潜逃后,公司就人去楼空,铁门深锁,使得员工们都丧失了赖以维生的工作。
    当我回到城里,再去王君的住处找他时,听说他已去了英国,我一时怔住,不免有人去楼空之感。
    久别归来,人去楼空,诗人对景伤情,暗暗垂泪。
    等警方赶到现场时,歹徒已闻风而逃,人去楼空。
    这里正是当年原主生母所住阁院,只是自母亲故去之后,便是人去楼空,所有下人都被调遣至其他阁院,很少有人前来,只有一个小婢送饭打扫,照顾他的起居。
    痛念之余,痴心未死,还望愁销眉霁,勉留此日微生,休教人去楼空,竟绝今生余望。
    时间就是一座弄错的车站,那些高兴的,开心的,难过的,悲伤的往事就是一排排孤单的座椅,列车开动起来,整个车站都人去楼空,而它们也注定逃不了孤单。
    数年后,他回到故乡,想要寻找昔日的好友,才发现已是人去楼空,景物全非。
    和逸飞工作室的人去楼空不同,坐落在东方新天地的逸飞之家依然是宾客迎门。
    一个地方一旦住成了家,无论它是破败残缺,还是人去楼空,总会带着某种眷恋。
    人去楼空,我把自己关进房间,拴上门,免得别人闯进来,然后开始不是哭泣,不是悲伤,我很镇静,不会这样,而是机械地脱下婚礼服,换上昨天我要最后一次穿戴的呢袍。
    受到邀请,一位西部爵士乐钢琴家低声歌唱?到了晚上,附近那美观但已人去楼空的购物广场仿佛一幕诡异而氤氲的背景,如果你喝酒太多,不出几个小时,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并不想到的地方。
    几个星期内,西部荒野的田间人去楼空,只留下他们沉默,蹒跚的守卫者。
    他回到讲坛山去,在人去楼空的校园里享受了两三天孤寂的乐趣。
    老板卷款潜逃后,公司就人去楼空,铁门深锁,使得员工们都丧失了赖以维生的工作。
    十年动乱期间,学校迁往井冈山,教学楼里人去楼空,一派悲凉气氛;拨乱返正后校园恢复生机,青蓝湖边重新响起琅琅书声。

    汉字详情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qu]
    部首: 224
    笔画: 5
    五笔: FC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I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 南海。——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 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形容词

    (1) 过去了的 。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胆小,畏缩

    介词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水浒传》

    名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英文翻译

    go away, leave, dep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heo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沙头角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海陆丰腔] hi5 ki5 [宝安腔] hi5 [东莞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ki4 [陆丰腔] ki3 ki5 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羌舉上聲開口三等kʰĭokhiox/qivv
    lóu [lo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O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FDV
    四角: 4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

    kōng,kòng [kong]
    部首: 523
    笔画: 8
    五笔: PWA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CM
    四角: 30102

    详细解释

    kōng

    形容词

    (1) 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送将军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3) 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空户(做空头生意的人);空竭(罄尽);空尽(竭尽;凋敝);空臆(讲尽心里的话)

    (5) 广阔;空旷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左思《咏史》

    (6) 又如: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空落(偏僻;空旷);空霄(天空;云霄);空杳(空旷深远);空场(空旷的场地);空落落(空旷冷落貌)

    (7) 岑寂;幽静 。如:空宇(幽寂的居室);空峡(寂静的山谷);空悄(幽寂)

    (8) 明净无挂碍 。如:空晴(明澈无碍之境);空意(清虚的心境);空洒洒(形容胸怀洒脱,毫无牵挂)

    (9) 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以空言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清· 黄宗羲《原君》

    此非空言也。——《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空构(虚构;杜撰);空语(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空玄(幻想);空门面(虚有其表);空梦(幻梦);空设(虚置);空声(虚名)

    名词

    (1) 空间;天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乱石穿空。——宋· 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

    复道行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空青(指青色的天空);空碧(指澄碧的天空);空中结构(凭空虚构);空壤(指天地);空悬(悬在空中);空天(辽阔的天宇)

    (3) 佛教语

    (4) 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中的真谛。如:空解(指悟入空义,得到解脱);空假(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空界(空大。指虚空范畴)

    (5) 又指佛门。如:空桑(佛门);空王(佛教徒对佛的尊敬);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6) 道家谓虚静之性

    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文选》。李善注引 郑玄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空以身膏草野。——《汉书·李广苏建传》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空跑一趟;空忙;空亡(白死);空劳(徒劳;白费)

    (3) 只;仅

    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处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4) 又如:空饭(只吃饭,不吃菜)

    动词

    (1) 使空虚;使罄尽

    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盐铁论·本议》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另见 kòng

    kòng

    动词

    (1) 使之困穷

    不宜空我师。——《诗·小雅·节南山》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2) 又如:空乏(困穷;贫穷);空竭(穷困;贫乏);空匮(空乏;财用不足)

    (3) 〈方〉∶缺少;亏欠 。如:空格(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空围(空白的方框形符号。表示缺字)

    (4) 腾让出来

    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鲁迅《彷徨·离婚》

    (5) 又如: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名词

    (1) 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红楼梦》

    (2) 又如:有空到我这里来;空当(空隙;空子);空儿(闲功夫)

    (3) 空子,可乘之机 。如:空便(机会;方便的机会)

    (4) 空地,可占用的空处 。如:空位(未占用的座位);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空废(荒废)

    (5) 另见 kōng

    英文翻译

    empty, hollow, bare, deserte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h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ng1 [客英字典] kung1 kung5 fung1 [海陆丰腔] kung1 fung1 kung5 [梅县腔] fung1 kung1 kung5 [台湾四县腔] kung1 fung1 kung5 [东莞腔] kung1 [陆丰腔] kung5 kung1 [宝安腔] kung1 | kung5 [客语拼音字汇] kung1 k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hung/qungk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