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

dōng bì [ dong bi]
繁体 東壁
注音 ㄉㄨㄥ ㄅ一ˋ

词语释义

室东侧的墙壁下。 指东壁上。 指东隔壁的房屋。 东边。 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 《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词语解释

  1. 室东侧的墙壁下。

    《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2. 指东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

  3. 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贽 《南询录叙》:“ 赵老 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

  4. 东边。

    《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

  5. 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

  6. 《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

引证解释

⒈ 室东侧的墙壁下。

《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⒉ 指东壁上。

唐李白《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

⒊ 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李贽《南询录叙》:“赵老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

⒋ 东边。

《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

⒌ 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张华《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

⒍ 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
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高明《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

东壁的国语词典

东侧的墙壁。

东壁的网络释义

东壁 (汉语词汇、地名)

  • 基本信息
  • 词目:东壁(东壁)
  • 拼音:dōng bì
  • 东壁造句

    东壁岩罅间有升真洞,洞内有虹桥板跨空,船棺架临其上,历数千年而不朽,人亦莫能取。
    在鸽子堂东壁发现了一个深达数米的山洞,并从中发掘出了百余块古动物的化石,经专家初步鉴定,这些化石均为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的肿骨鹿和斑鹿的骨化石。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夜,安宁静溢,星月交辉。
    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
    前室东壁横额为祭祀图,南壁横额也是祭祀图,北壁横额则有奇禽异兽,其中部分作正面像者令人想起卜千秋壁画墓的方相氏。
    王师傅为自己的独生女儿招了小李这个东壁余光,心里非常高兴。
    东壁残损严重,部分画面已经漫漶不清,部分经过后人补绘过,是用连环画形式绘成的佛传故事。
    适往看新宅颇佳,但东壁损坏,可奇何?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壁,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
    在靠山一侧的东壁上,有一道用石头水泥垒成的护坡墙,墙上墙下密匝匝植了许多小柏树。
    东壁悬挂着四幅屏条,绘的是梅兰菊竹四种花卉,西壁悬挂的是春夏秋冬。
    ??星辰接口小翠的茶喝了一口,四处打量着这里的装饰,东壁上有四幅屏条,绘的是兰竹菊梅四般花卉;西壁上的四幅画是冬夏春秋。

    汉字详情

    dōng [d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east, eastern, east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

    [bi]
    部首: 334
    笔画: 16
    五笔: NKU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G
    四角: 7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壁,垣也。——《说文》

    壁亦土也。——《风俗通》

    观壁垒于北落兮。——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墙壁,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4) 物体、身体或生物体等的外围结构的物质层 。如:试管内壁;肌壁;腹壁;细胞壁

    (5) 军营;军营的围墙

    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

    帝(刘邦)晨驰入 韩信、 张耳壁,夺之军。—— 汉· 班固《高帝纪上》

    (6) 又如:壁死(死于营垒之中);壁门(军营大门)

    (7) 陡峭的山崖

    山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苦斋记》

    (8) 又如:绝壁;峭壁;壁立千仞(形容山崖陡峻)

    (9) 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10) 边,面

    一壁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也。——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 又如:壁厢(边,旁)

    动词

    驻扎

    魏王恐,使人出 晋鄙,留军壁 邺。——《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artition wall; walls of a 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k3 bik1 bik3
    ◎ 客家话:[陆丰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东莞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ag5 [海陆丰腔] biak7 [沙头角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激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iekp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