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

yǔ gòng [ yu gong]
繁体 與共
注音 ㄩˇ ㄍㄨㄥˋ

词语释义

与共 yǔgòng

(1)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share with sb.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hare with sb.]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荣辱与共 与共 yǔgòng [share with sb.]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与共的国语词典

一起、共同。

如:「生死与共」。

与共的网络释义

与共

  • 与共
  • [share with sb.]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 荣辱与共。
  • 与共造句

    他俩是一对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
    他们俩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紧密团结,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几十年来,他俩休戚与共,伉俪情深。
    他们母子俩多年来相依为命,甘苦与共。
    望着曾经患难与共的老战友,爷爷老泪纵横。
    长期并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遇上对的那个,就愿意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这个团队的队员都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同志。
    经过这次抢险救灾,我相信你才是我可以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朋友。
    他们不但是合伙人,更有著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係。
    我们是骨肉相连的同胞兄弟,应患难与共。
    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这些人命运相同,休戚与共。
    他俩平日相处虽不甚和睦,但在面临共同危难之时,还是风雨共舟,患难与共。
    他们患难与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
    这对同病相怜的朋友,总是甘苦与共,感情十分深厚。
    他们休戚与共地相处了几十年。
    对于和保罗并肩服事的人来说,逼迫和监禁并不是陌生的事,藉著共同的使命,他们之间萌生了祸福与共的情感。
    我有清酒杯,月下谁与共,我有焦尾琴,弦断无人听。
    战争把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连结在一起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汉字详情

    yǔ,yù,yú [yu]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GNGD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SM
    四角: 21127

    详细解释

    (2) 同“欤”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

    (3) 另见 yǔ;yù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 ),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与虎添翼(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以助力,使其更强)

    (5) 交往;交好

    孰能相与无相与。——《庄子·大宗师》。释文:“犹亲也。”

    生与来日。——《礼记·曲礼》。按,犹交也。

    (6) 又如:相与(彼此往来;相互)

    (7) 奖赏

    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商君书》

    (8) 又如:与奖;与津贴

    (9) 帮助;援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注:“犹助也。”

    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 汉· 桓宽《盐铁论》

    (10) 又如:与助(赞助);与点(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11) 随从;随着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

    (12) 又如: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与世沉浮(随波逐流);与时偕行(变通逐时)

    (13) 合乎 。如:与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与地(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与天(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14) 等候,等待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15) 如:岁不我与

    (16) 允许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

    (17) 又如:与告(准假)

    (18) 交付,偿还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

    (19) 又如:与利息

    (20) 亲近

    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管子》

    名词

    (1) 党与;朋党

    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2) 盟国,友邦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3) 又如:与国(盟国;友邦)

    (4) 类;同类

    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光节而已,少曲与焉。——《国语》

    介词

    (1) 跟;和;及

    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这所房子与你刚才看过的那一所完全一样

    (3) 为,替 。如:与我想想

    (4) 离开 。如:与世隔绝;与众不同

    (5) 对于;于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和;同 。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助词

    (1) 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2) 另见 yú;yù

    动词

    (1) 参与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另见 yú;yǔ

    英文翻译

    and; with; to; for; give, gran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ji1
    ◎ 潮州话:e2 e6 e7 [潮阳]u2 u6 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吕上聲開口三等jox/jvvjĭo
    gòng,gōng [gong]
    部首: 201
    笔画: 6
    五笔: AW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gōng

    动词

    (1) 供奉

    不共神祗。——《国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

    (2) 恭敬。通“恭”

    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虔共尔位。——《诗·大雅·韩奕》

    公卑杞, 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敬也。”

    (3) 又如:共命(敬从命令);共勤(恭谨勤劳);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4) 供给;供应。通“供”

    共其羊牲。——《周礼·羊人》

    事之共给。——《国语·周语》

    不能共亿。——《左传·隐公十一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三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汉书·成帝纪》

    (5) 又如:共给(供给);共张(供应、置备);共待(备用);共具(用以摆设酒食的器具)

    (6) 供职;奉职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续资治通鉴》

    (7) 姓。如:共华(春秋时人)

    名词

    (1) 古国名 。有两个。一个在今甘肃省泾川北,另一个在今河南省 辉县

    (2) 另见gòng

    gòng


    (1) (会意。从廿。本义:同)

    (2) 共享,共用或共有

    共,同也。——《说文》

    惟喜康共。——《书·盘庚》

    共帅时。——《礼记·内则》。注:“犹皆也。”

    共其德也。——《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

    臣有所与与。——《列子·说符》。注:“同也。”

    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3) 又如:共名(共有的名称);共少(共享少许东西,谓上下同甘苦);共主(共同崇奉的宗主);共害(共同承受祸患)

    (4) 通“拱”( gǒng)

    (5) 执持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诗·大雅·抑》

    (6) 抱拳,拱手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

    (7) 又如:退共(退后并抱拳的礼节);共手(拱手)

    (8) 环绕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春秋繁露·观德》

    (9) 通“供”( gòng)

    (10) 奉献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诗·小雅·小明》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

    (11) 又如:共贡(奉献贡物)

    (12) 供给

    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 共之。——《墨子·非攻下》

    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汉书·循吏传》

    (13) 又如:共羊(供给羊只);共费(供给经费)

    (14) 通“恭”( gōng)。恭敬。有礼貌

    公卑 杞, 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共己(自敬)

    (16) 〈形〉 相同,一样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南朝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

    副词

    (1) 一同,一起

    苏黄共阅一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共车(同乘一车);共权(共同掌权);共饷(共同享受);共奖(共同奖掖扶助)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总共;共计

    对联、题名并篆刻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明· 魏学洢《核舟记》

    前后共吃了十五碗。——《水浒传》

    (4) 又如:合共;拢共;统共;一共

    名词

    (1) 共产党的简称 。如:国共和谈;中共

    (2) 通“宫”( gōng)。宫刑。古代破坏生殖机能的酷刑。又称腐刑,为五刑之一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荀子·正论》

    介词

    表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同”

    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阁序》

    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与知闻,共汝筹画也。——清· 袁枚《祭妹文》


    (1) 和,与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together with, all, total; to shar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gu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g5 giung3 [梅县腔] kiung5 [客语拼音字汇] kiung4 [客英字典] kiung5 giung1 giung3 [宝安腔] kiung3 [海陆丰腔] kiung6 giung3 [东莞腔] kiung3 [沙头角腔] kiung5 [陆丰腔] kiung6
    ◎ 潮州话:ga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九容平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k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