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于

yù yú [yu yu]

词语释义

包含在(其中):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包含在(其中):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怒火常寓于蠢人的胸中。
2、这些笑话将紧迫问题寓于娱乐之中,而不是把整个事情当作对某个具体的政治家或国务活动家的攻击。
3、如果你不是成长在一个将快乐寓于生活,为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庆贺的环境中,你可以随时改变环境。
4、“精神寓于运动”,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
5、我的意思是,会有成百上千乃至,无穷无尽的观点寓于其中。
6、因此,以白兰度及其后继者为代表的美国艺术表演的感染力,往往更寓于无言之中,体现在对难以言释的强烈情感的挖掘。
7、毕竟,政治是与生俱来寓于治理之中的。
8、会议里的从商者代表着一个立寓于破的世界。
9、他坚信美丽寓于简朴。
10、活动教育寓于主体性教育之中,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或延伸。
11、该文就如何将素质教育寓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师和课堂教学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2、我们应该学会把工作寓于娱乐之中。
13、什么是朋友寓于两个肉体中的一个灵魂。
14、伟大的灵魂常寓于矮小的身躯。
15、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1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寓于语言的各个要素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汇。
17、健全的头脑寓于健全的身体。
18、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人格。
19、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可从学科渗透、寓于活动和优化环境等方面来进行。
2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寓于心脏这中。
21、话有尽而意无穷,思想感情寓于形象之中。
22、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23、瑜珈就是这样一种“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的健身运动。尽情享受瑜伽吧!
24、如果用于衡量大学生,美寓于其综合素质里面。
25、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导向寓于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之中。
26、心理教育寓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27、他一生反封建,把思想寓于学术研究之中,道德文章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28、思想寓于心灵。

寓于造句

富贵寓于才能之中,而不在财产之中。
生活的意义寓于美和追求生活目标的力量,而且,应当使生活的每一时辰都有崇高的目的。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无论高山大川,还是平远小景,均具有雄伟壮阔的气势,并在平淡自然,质朴无华的景色中,寓于蓬勃生机,使粗笔山水更趋于雄健苍劲,凝重浑厚。
有些女子的见识就寓于容貌之中,她们所有智慧在眸子里闪动。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我这一辈子,都在从神秘莫测的境地,寻找真正未曾讲述的故事。莫非我这种不切实际的探索,只是一种极为平常的追求?暮神秘莫测寓于显而易见之中?
思想寓于躯体,但尽管如此,身体最健壮的人不一定就是杰出的思想家。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寓于两个身体,两个灵魂只有一个思想,两颗心的跳动是一致的。
加过去我们常常习惯于靠会议贯彻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的惯性思维,现在要努力探索崭新的活动方式方法,把严肃的课题寓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但我的父亲,当需要把爱应用于一个人身上时,他就不懂得爱了;只有在金钱面钱,他才会爱。他懂得事物的全部真实是靠细微之处表现出来的,事物真正的美就寓于细微之处。
他一生反封建,把思想寓于学术研究之中,道德文章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声符可以表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声符所寓于被谐字中之意类,却很少有人谈及。
父爱就如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需要用心才能体会。今天父亲节,好好体会,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JMY
五行:
吉凶:
仓颉: JWL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禺( )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2) 同本义

寓,寄也。——《说文》

国无寄寓。——《国琼·周语》

诸侯不臣寓公。——《礼记·郊特牲》

无寓人于我室。——《孟子》

径造袁所寓。——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寓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后序》

同寓数十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寄寓(寄居);寓士(寄居之人);寓泊(寄住);寓食(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寓客(寄居他乡的人;外来暂住的旅客)

(4) 寄托

大夫寓祭器于大夫。——《礼记·曲礼》

得臣与寓目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寓形宇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寓之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寓形(寄托其形体);寓物(托物;寄于物);寓性(不用本姓,改用有寄托或隐含某种意义的姓氏);寓情(寄托情志)

(6) 观看 。如:寓视(注视);寓赏(观赏)

(7) 寄递;投寄

子产寓书于 子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8) 又如:寓书(寄信)

名词

(1) 住所

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有几间草房作寓;寓屋(住所)

(3) 丧葬用品 。如:寓镪(用白金水涂过的纸冥钱);寓彩(纸制的彩绸);寓马(随葬之木偶马);寓金银(用金纸银纸做的冥钱)

英文翻译

residence; lodge; dwe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 客家话:[梅县腔] ngi5 [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宝安腔] ngi3
◎ 潮州话:n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具去聲合口三等ŋĭungyoh/ngiuh
[yu]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GF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D
四角: 10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16)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17)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18) “於”

英文翻译

in, on, at; go to;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wu1 [台湾四县腔] ji1 wu1 [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陆丰腔] ji3 ji1
◎ 潮州话:i1 [澄海]e1(ur) [潮阳]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俱平聲合口三等yo/hiu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