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

xià liú [ xia liu]
注音 ㄒ一ㄚˋ ㄌ一ㄡ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下流 xiàliú

(1) 引起性欲的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的

轻快的、迷人的、有时是下流的故事
sexy pornographic

词语解释

  1. 河流的下游。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 金焦 属下流。” 郁达夫 《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 扬子江 的下流还要辽阔。”

  2. 指子孙,后辈。

    《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 茂 为 聊城王 ,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3. 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 万歷 之季。”

  4. 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论语·子张》:“ 紂 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 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5. 微贱。

    《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6. 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 承天寺 去。”《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7. 下品;劣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 金陵 ,戒其门人曰:‘诗须学 韩 、 苏 大家,一读 温 、 李 ,便终身入下流矣。’”

  8. 卑鄙,龌龊。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9. 向下流逝。

    《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10.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 白居易 《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引证解释

⒈ 河流的下游。

唐张九龄《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黄景仁《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金焦属下流。”
郁达夫《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扬子江的下流还要辽阔。”

⒉ 指子孙,后辈。

《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茂为聊城王,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⒊ 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周亮工《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万歷之季。”

⒋ 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论语·子张》:“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⒌ 微贱。

《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蔡邕《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韦应物《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⒍ 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承天寺去。”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⒎ 下品;劣等。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金陵,戒其门人曰:‘诗须学韩、苏大家,一读温、李,便终身入下流矣。’”

⒏ 卑鄙,龌龊。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⒐ 向下流逝。

《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⒑ 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白居易《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下流的国语词典

下游。

下流的网络释义

下流

  • 下流:汉语词汇
  • 下流:话剧
  • 下流:达明一派演唱歌曲
  • 下流 (汉语词汇)

  • 下流,读音,xiàliú,一指河流的下游长江下流,二指引起性欲的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的等。
  • [To flow]工厂流水线用语:往下流动。在现代工厂里,很多工厂都以流水线做为生产单位,每条流水线都有若干不等的工序,每道工序的工作都不一样,岗位人员的生产效率也会不一样,这就导致工序间的生产速度有所不同。如后一道工序生产较快 ,而前一道工序较慢,若生产紧张,后道生产人员往往催促:下流,下流!
  • 下流的翻译

    英语: lower course of a river, low-class, mean and lowly, vulgar, obscene
    德语: Unterlauf (S, Geo)​, gemein (Adj)​, schändlich (Adj)​, schmutzig (Adj)​, schweinisch (Adj)​, widerwärtig (Adj)​
    法语: bas, sale, grossier

    下流造句

    你作为一位演员;竟作出如此下流的事;真是斯文扫地。
    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无耻之尤。
    哈哈,随性而不随便,风流而不下流。
    我准备要“回敬”那一大堆无稽的指控和那些下流而恶毒的谣言了。
    他们天真烂漫地唱着成套的下流歌曲。
    那是因为生有一副好皮囊,装着下流的肉体,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谁的话都不要相信,相信自己。
    生平得不到理想中的知心,等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发现忠诚的朋友,应该息交绝游,独立自主地寻求生存。在异乡可以找到知心;在劳动中可以嚐到生活的滋味。株守的人不见得尊贵,不可以如愿以偿地达到希望目的;反而会养成颓废下流。
    下流,但这正是我要达到几分钟前接近的高潮所需要的。
    金枝: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应该让你高兴才是,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是止不住地往下流,我马上擦干它。
    自负常使一些女人抛弃自己贫穷的丈夫而去跟有钱的男人勾搭,因为酷爱华美的衣饰、舒适的生活,这种癖好障蔽了她们的视线,诱使她们淫荡堕落。愚昧常使一些女子忘却廉耻,追逐淫欲,厌弃自己的丈夫,到另一个比她更下流、更无耻的男子身边去寻找肉体的欢乐。
    那些愿意清白的人将得到清白;愿意下流的人将得到肮脏。查理·金斯莱。
    方才无罪闻者戒,下流上通上下泰。
    如果我们生命的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莎士比亚。
    被中国人称作“黄段子”的下流笑话和与性有关的话题,正打破禁忌,走上台面,成为公众话题。
    谁有当下流行歌曲的简谱。越多越好。用电子琴弹的,带和弦的。请不吝赐教。
    别说了!我们不想听那种下流话!
    他将她描述为“表面上是个易怒、怀恨、恶毒、记仇、无情、吝啬、贪婪、粗俗、下流、渎神、淫猥、狂躁的咆哮者,其实却是个胆小鬼。”。
    我想给他看最好看的我,可最好看的我却已经死了。面具底下流出一滴泪来,我吸了吸鼻子,幸好他看不到。唐七公子。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存在着管理不利、党性观念淡漠、党费交纳等问题,需要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汉字详情

    xià [xia]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GHI
    吉凶:
    仓颉: MY
    四角: 1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对长江下游一带人的敬称);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人)

    (4) 地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5)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阴间);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间);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6) 指下巴 。如:下吧(同“下巴”);下嗑子(下巴颏)

    (7) 臣下;百姓;群众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8) 又如:全国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属下相互勾结)

    (9) 方面

    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西游记》

    (10) 又如:经过调解两下里都同意了

    (11) 下一次 。如:下不为例

    (12) 特指湖泽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书·舜典》

    (13) 地表之下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礼记》

    (14) 里面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三国演义》

    (15) 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三下一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6) 指时间、处所、范围

    及郡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7) 位在下的人

    不耻下问。——《论语》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与其群下

    动词

    (1) 下来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下车引之。——《世说新语·方正》

    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客驰下。——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下世(神仙到人间去);下山;下楼;下凡(神话中,神仙降至人间称“下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

    (3) 落下;降下

    下,落也。——《尔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 又如:下火(天气炎热);下雨;下雪;下雹子

    (5) 离开 。如:下榻(下床);下翻(翻倒);下席(离开席位,表示恭敬);下番(犹下班);下饷(谓收工吃饭)

    (6) 弯屈

    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之下。——《三国演义》

    (7) 又如:下头(低头);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8) 卸下

    宾主下尘榻。——沈约《和谢宣城》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9) 又如:下门(店铺卸下门板,谓开市)

    (10) 放入;投入 。如:下采(下赌注);下埽(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下酿(将熟黍米投入曲液中发酵制酒)

    (11) 施行;使用 。如:下火文(佛家火化尸体时念颂的祝告文)

    (12) 完成;结束 。如:下架(典当期满);下稍头(结局;收场)

    (13) 递送 。如:下插定(送订婚礼物);下小茶(女子纳受男家聘礼。又称下茶,吃茶);下究(犹下达);下话(犹言传话)

    (14) 发表、宣告

    令初下。——《战国策·齐策》

    诏既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谕旨将下

    而卒不下

    (15) 又如:下制(下诏;皇帝发布诏令);下指示;下令;下逐客令;下命令;下战书;下请帖

    (16) 去;到

    便下襄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顺江东下。——《资治通鉴》

    水陆俱下

    买舟而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7) 常指从北到南、从上游到下游、从城市到乡下、从上层到基层。如:下番(到外国);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18) 做饭

    等我里头赶着给你老炸点儿锅渣面筋,下点儿素面你吃。——《儿女英雄传》

    (19) 又如:下饺子;下面条;下汤圆

    (20) 指某些动物生产;养;生 。如:下仔;下小猪;下一窝狗崽

    (21) 从事棋类活动时,举手着子 。如:下着(本谓下棋落子)

    (22) 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乐毅抉持微弱之 燕,下 齐七十余城。——《三国演义》

    (23) 又如:连下数城

    (24) 歇宿;收留

    徐孺下 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西厢记》

    (25) 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6) 以菜肴佐食 。如:下饭(配饭的菜肴);下口(下酒菜;饭菜);下酒物(下酒。用以佐酒的食品)

    (27) 投降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韩非子》

    (28) 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9) 居人之下;谦让

    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唐· 韩愈《师说》

    (30) 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31) 安扎

    各依本方下营。——诸葛亮《兵要》

    (32) 拍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身分、地位低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

    (2) 又如:下役(仆役;差人);下一肩(次一等);下作(低贱;卑微);下次小的(下次孩儿。元代称仆役);下番(称少数民族);下人(下属)

    (3) 幼小 。如:上下(长幼;尊卑)

    (4) 次序或时间在后

    上下同欲。——《孙子·谋攻》

    下道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王以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上下颇惊。——宋· 文天祥《 后序》

    (5) 如:下稍头(后来;终了);下浣(下旬);下邻(右边的邻居);下古(近古);下半世(人的后半辈子);下回(下次)

    (6) 低于,少于 。如:下节(节操低下,志向、抱负不高);下中(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下考(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

    量词

    (1) 表示动作的次数。如:下子(表示动作次数);敲了几下门;摇了几下旗

    (2) 表时间的单位,犹言点。如:下子(表示时间短暂)

    英文翻译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5 haa6
    ◎ 客家话:[梅县腔] ha1 ha3 ha5 [宝安腔] ha3 | ha1 [客英字典] ha5 ha1 [东莞腔] ha3 ha5 [沙头角腔] ha5 ka1 ha1 [陆丰腔] ha6 [海陆丰腔] ha1 ha6 [台湾四县腔] ha1 ha5 [客语拼音字汇] ha1 ha4 ka1
    ◎ 潮州话:hia6 ê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雅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ɣaghrax/heaa
    liú [liu]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YIU
    四角: 30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

    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求平聲開口三等lĭəuliu/l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