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的康熙字典释义

貶【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方斂切《集韻》《韻會》《正韻》悲檢切,音疺。《說文》損也。《公羊傳·隱二年》何以不氏貶。《註》貶,猶損也。《杜預·春秋序》《春秋》雖以一字爲褒貶。

《詩·大雅》我位孔貶。《傳》貶,墜也。

《玉篇》減也。

《增韻》謫也,抑也。

《集韻》補范切,音覂。義同。

通作辯。《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凶荒,則以荒辯之灋治之。《註》辯,當爲貶。遭飢荒,則罰,國事有所貶損,作權時灋也。

通作辨。《禮·玉藻》立容辨。《註》辨,讀爲貶。自貶,謂罄折也。

《集韻》扶法切,音乏。《類篇》射者所蔽。

贬的网络解释



biǎn
<动>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 减损)
① 同本义 [abase detract lower reduce]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 贬乐(减少声色之娱) 贬价(降低价格) 贬悴(瘦损憔悴)

② 降级 [demote reduce to a lower rank]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③ 特指降职并外放 贬谪 [demote oust dismiss from office]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欧阳修《泷冈阡表》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又如:贬斥(官吏被贬黜) 贬书(黜退的文书) 贬谪(把有过错的官员降职并派往远离京城的地方)

④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 [belittle degrade underrate]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又如:褒贬(评论好坏) 贬身(谦冲有抑,不与人争名利) 贬谤(贬低,毁谤) 贬弹(贬低和指斥)

⑤ 抑退 谦退 [resign depreciate]。如:贬晦(谦退,韬晦) 贬匿(谦退,韬晦)

⑥ 掖 塞进 [tuck into a pocket thrust into a crack]。如:把钱贬在腰里贬

biǎn
 ㄅㄧㄢˇ
①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贬低。贬义。褒贬(a.评论好坏 b.指出缺点)。

② 减低,降低:贬值。贬职。

康熙字典 - 贬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贬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贬的部首是贝部,8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