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鳜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9C56
仓颉
NFMTO
郑码
RGZR
四角号码
21382
电码
767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ODW
注音
ㄍㄨㄟ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鱖
guì
笔画数:23;
部首:魚;
笔顺编号:35251214444134315233534
guì
笔画数:23;
部首:魚;
笔顺编号:35251214444134315233534
英语翻译
mandarin fish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k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i3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kwui3 [东莞腔] ke3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gui4 [台湾四县腔] kui3 kiet7 [宝安腔] gui3 | k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i3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kwui3 [东莞腔] ke3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gui4 [台湾四县腔] kui3 kiet7 [宝安腔] gui3 | k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劌 | 居衛 | 見 | 祭B合 | 去聲 | 霽 | 合口三等 | 祭B | 蟹 | kyed/kwey | kĭwɛi |
百度释义
-
名桂花魚、鯚花魚。魚綱鮨科。體側扁,背隆起,青黃色,腹部灰白色,全身有不規則黑色斑點。大口,細鱗。生活在淡水中,是我國的特產,肉味鮮美。
康熙字典
鱖【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說文》魚名。《玉篇》魚大口細鱗斑彩。《爾雅·釋魚》鱊鮬鱖鯞。《註》小魚也。詳鮬字註。《本草》鱖然背有黑點。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生江溪閒。《正字通》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名鱖豚。焦氏《筆乗》謂鱖名鮰魚,誤。蓋因鄕語謂鱖爲計,故以鱖本音桂,與鮠近也。
又《廣韻》《集韻》居月切,音厥。
又《集韻》於月切,音噦。
又居逵切,音龜。義同。《本草》鱖魚背有黑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鱖【卷十一】【魚部】
魚名。从魚厥聲。居衞切
说文解字注
(鱖)鱖魚也。篇、韵皆曰。大口細鱗有斑文。卽今人所食之鱖魚也。而釋魚鱊鮬、鱖鯞。郭云。小魚也。似鲋子而黑。俗呼爲魚婢。江東呼爲妾魚。羅端良以今之彭皮當之。玉裁謂鯞音同婦。鱊鱖音近。鮬鯞音近。鱖婦卽今俗謂之鬼婆子是也。非別有細魚。鯞音章酉反。非。从魚。厥聲。居衞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