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锬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931F
仓颉
CFF
郑码
PUUO
四角号码
89189
电码
939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OOY
注音
ㄊ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錟
tán
见“锬”。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43344334
tán
见“锬”。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43344334
英语翻译
long spear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3 tam2 [客英字典] jam3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jam3 t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3 tam2 [客英字典] jam3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jam3 tam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談 | 徒甘 | 定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dʰɑm | dam |
百度释义
-
见“锬”。
康熙字典
錟【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徒甘切,音談。《說文》長矛也。《揚子·方言》錟謂之鈹。
又《集韻》他甘切,音䑙。
又疾染切,音漸。義同。
又《集韻》思廉切,同銛。利也。《史記·秦始皇紀》非錟於句戟長鎩也。《註》錟,一作銛。
又《集韻》《韻會》《正韻》以冉切,音琰。利刃也。《史記·蘇秦傳》錟戈在後。《註》錟,由冉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錟【卷十四】【金部】
長矛也。从金炎聲,讀若老耼。徒甘切
说文解字注
(錟)長矛也。本義也。史記。錟戈在後。又非錟於句?長鎩。叚爲銛利字也。劉伯莊云。四廉反。而毛晃讀同剡。从金。炎聲。讀若老耼。徒甘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