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部首 疒部(疒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部首为疒部(疒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75DE
仓颉 KMFR
郑码 TGJ
四角号码 00169
电码 4028
区位码 3806
姓名学
五笔 UGIK
注音 ㄆㄧ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13411324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痞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痞块、痞疾、痞结、痞积、痞塞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名〉

  1. (形声。从疒(chuáng),否声。本义:病名。胸中懑闷结块)

  2. 同本义

    痞,痛也。——《说文》。按,腹内结滞而痛。

  3. 又如:痞利(痞结又下痢);痞气(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痞疾(腹内郁结成块的病);痞硬(中医谓郁结成硬块);痞胀(郁结胀闷);痞结(腹内郁结成块;喻阻塞不通);痞塞(郁结,阻滞不通);痞满(郁结懑闷)

  4. 恶棍;流氓无赖。如:地痞(地方上的坏分子);兵痞;文痞;痞徒(痞子;歹徒)

〈形〉

  1. 公开场合说下流话、行为不正经。如:你别痞

详细解释

动,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否声。本义:病名。胸中懑闷结块)

(2) 同本义

痞,痛也。——《说文》。按,腹内结滞而痛。

(3) 又如:痞利(痞结又下痢);痞气(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痞疾(腹内郁结成块的病);痞硬(中医谓郁结成硬块);痞胀(郁结胀闷);痞结(腹内郁结成块;喻阻塞不通);痞塞(郁结,阻滞不通);痞满(郁结懑闷)

(4) 恶棍;流氓无赖 。如:地痞(地方上的坏分子);兵痞;文痞;痞徒(痞子;歹徒)

形容词

公开场合说下流话、行为不正经 。如:你别痞

英语翻译

dyspepsia, spleen inf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p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3 peu3 [客英字典] pi3 [台湾四县腔] pi3 peu3 [梅县腔] pi1 [宝安腔] pi3
◎ 潮州话:pi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美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piix/pyypi

百度释义

(1)(名)痞块;中医指腹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

(2)(名)恶棍;流氓。

现代汉语词典

痞pǐ
(1)(名)痞块;中医指腹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
(2)(名)恶棍;流氓。

康熙字典

痞【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𠀤音否。《說文》痛也。《徐曰》又病結也。《增韻》氣隔不通。《玉篇》腹內結病。《廣韻》腹內結痛。《正字通》方書,不痛者為痞滿,痛者為結胷。胷痺,有因下而結者,從虛及陽氣下陷治之。有不因下而痞者,從上虛及痰飲食鬱濕熱治之。

《廣韻》方美切《集韻》補美切,𠀤音鄙。義同。

《集韻》俯九切,音缶。病也。

《廣韻》芳杯切,音肧。弱也。

《集韻》晡枚切,音桮。弦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痞【卷七】【疒部】

痛也。从疒否聲。符鄙切

说文解字注

(痞)痛也。廣韵曰。腹內結痛。从𤕫。否聲。符鄙切。古音在一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