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的康熙字典释义
擘【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厄切,音蘗。《說文》撝也。《廣韻》分擘也。《禮·內則》塗皆乾擘之。《疏》擘,去。乾,塗也。《李白詩》巨靈擘太華。
又《說文》大指也。《孟子》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
又挽擘也。弓弩手張曰擘,足踏曰蹶。
又《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
又《集韻》蒲歷切,音甓。亦大指也。
又《韻會》《正韻》毗亦切。與擗同。《六書故》借用捭。
擘的网络解释
擘
擗
bò
<动>
① 分开 剖裂 [open divide]
乃擘青天而飞去。——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擘开(裂开,切开) 擘窠书(大字的通称口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时加以分格,以便匀排) 擘析(分析,剖析)
② 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引申为弹奏 [play]
若论弹琴擘阮,前后绝伦。——董解元《西厢记》
又如:擘阮(谓弹琴)
③ 砍,劈击 [cut]。如:擘面(扑面,迎面) 擘头子(劈头) 擗
另见pǐ擘
bò
ㄅㄛˋ
大拇指:擘画(计划,布置。亦作“擘划”)。擘窠(指在印章或石碑上用直线划出来的方格子,以使刻写的字整齐)。巨擘(喻杰出的人物)。擘肌分理(喻分析事理很缜密)。擘
bò
<名>
(形声。从手,辟声。本义:大拇指)
同本义 [thumb]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擘指(大拇指)擘
bāi
ㄅㄞˉ
同“掰”。
擗
bò
<动>
① 分开 剖裂 [open divide]
乃擘青天而飞去。——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擘开(裂开,切开) 擘窠书(大字的通称口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时加以分格,以便匀排) 擘析(分析,剖析)
② 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引申为弹奏 [play]
若论弹琴擘阮,前后绝伦。——董解元《西厢记》
又如:擘阮(谓弹琴)
③ 砍,劈击 [cut]。如:擘面(扑面,迎面) 擘头子(劈头) 擗
另见pǐ擘
bò
ㄅㄛˋ
大拇指:擘画(计划,布置。亦作“擘划”)。擘窠(指在印章或石碑上用直线划出来的方格子,以使刻写的字整齐)。巨擘(喻杰出的人物)。擘肌分理(喻分析事理很缜密)。擘
bò
<名>
(形声。从手,辟声。本义:大拇指)
同本义 [thumb]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擘指(大拇指)擘
bāi
ㄅㄞˉ
同“掰”。
康熙字典 - 擘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擘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擘的部首是手部,17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