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ú,ná [ru,na]
部首 手部(手部)
笔画 10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手部(手部),总笔画10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310
仓颉 VRQ
郑码 ZMJM
四角号码 46502
电码 8434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VKRJ
注音 ㄖㄨˊ,ㄋㄚ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ná ]

同“拿”。

[ rú ]

1。纷乱:“枝烦~而交横。”

2。连续;连结。

3。糅杂。

4。古通“桡”,船桨。

5。姓。

英语翻译

dra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naa4 naau4
◎ 客家话:[梅县腔] na1 [台湾四县腔] na1 [客英字典] na1 [海陆丰腔] na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余平聲開口三等nrio/nivɳĭo

百度释义

[ rú ]

1. 纷乱:“枝烦挐而交横。”

2. 连续;连结。

3. 糅杂。

4. 古通“桡”,船桨。

5. 姓。

[ ná ]

1. 同“拿”。

康熙字典

挐【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正韻》𠀤女加切。同拏。《說文》持也。《莊子·漁父篇》丈挐而引其船。《韓愈·李花詩》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挐。《註》拏同。

《揚子·方言》杷,宋魏閒謂之渠挐。《轉注古音》韻書挐在魚韻,據方言則在麻韻者,亦古音也。◎按渠挐,集韻作淭𣖹

《唐韻》女余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𠀤音袽。牽也。

煩也。《揚雄·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註》攫挐,妄有搏執牽引也。女居切。《宋玉·九辯》枝煩挐而交橫。《註》挐一作拏。煩挐,擾亂也。《王逸·九思》吁嗟兮悲夫,散亂兮紛挐。茅絲兮同䋴,冠履兮共絇。

姓。《戰國策》君所用者,緤錯挐薄也。《註》衞二臣名。

人名。《春秋·僖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挐。《註》女居反。

女加反。

《唐韻》乃亞切《集韻》乃嫁切,𠀤呶去聲。絲結亂也。

《集韻》人余切,音如。亦持也。

尼據切,女去聲。拘挐,不展也。互詳拏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挐【卷十二】【手部】

持也。从手如聲。女加切

说文解字注

(挐)牽引也。从手。如聲。按各本篆作拏。解作奴聲。別有挐篆。解云持也。从手如聲。女加切。二篆形體互譌。今正。挐字見於經者、僖元年𫉬莒挐。三傳之經所同也。其義則宋玉九辯曰。枝煩挐而交横。王注。柯條糾錯而崱嶷。招䰟。稻秶穱麥。挐黃𥹭些。王注。挐、糅也。王逸九思殽亂兮紛挐注。君任佞巧。競疾忠信。交亂紛挐也。左思吳都賦。攢柯挐莖。李注曰。許愼注淮南子云。挐、亂也。凡若此等皆於牽引義爲近。而漢霍去病傳。昏、漢匈奴相紛挐。此與九思紛挐同。謂漢與虜相亂也。而師古注乃云。紛挐、亂相持搏也。以亂釋紛。以相持搏釋挐。大非語意。竊意其時說文已同今本。故顔從而傅會耳。葢其字本如聲。讀女居切。其義爲牽引。廣韵九魚挐注牽引。未嘗作拏。說文拏訓持。卽今所用攫拏字也。其字奴聲。讀女加切。廣韵麻韵拏挐㒳收。淆亂其義。玉篇有挐無拏。訓爲持也。乃同今本說文。孫强輩所改耳。一曰巳也。小徐本有此四字。

相关成语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