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鄾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5
统一码
913E
仓颉
MENL
郑码
ANRY
四角号码
17427
电码
9347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DEPB
注音
ㄧㄡ,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周朝国名,在今湖北襄樊北
详细解释
名词
周朝国名 ,在今湖北襄樊北
英语翻译
place in Hube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憂 | 於求 | 影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qiu/iou | ʔĭəu |
百度释义
-
周朝国名,在今湖北襄樊北。
康熙字典
鄾【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等韻》烏求切,音憂。鄧國地。《左傳·桓九年》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註》在今鄧縣。
又《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圍鄾。蓋楚已滅鄧,而鄾遂爲楚有耳,其實非有二地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鄾【卷六】【邑部】
鄧國地也。从邑憂聲。《春秋傳》曰:“鄧南鄙鄾人攻之。”於求切
说文解字注
(鄾)鄧國地也。左傳桓九年。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於鄧。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杜曰。鄾在今鄧縣南、沔水之北。後志曰。鄧有鄾聚。水經注曰。淯水又南徑鄧塞東。又徑鄾城東。古鄾子國也。葢鄧之南鄙也。从邑。憂聲。於求切。三部。春秋傳曰。鄧南鄙鄾人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