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
尺有所短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尺壁寸阴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
尺璧寸阴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
尺布斗粟
比喻兄弟不和...
尺短寸长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尺树寸泓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尺幅千里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
尺步绳趋
谓行有准绳,循法度。...
尺水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
尺寸可取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尺二秀才
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
尺蠖求伸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
尺寸之功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尺山寸水
每一小块山水。...
尺寸之地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尺二冤家
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尺板斗食
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尺寸千里
形容登高所见,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
尺泽之鲵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尺波电谢
谓人世短促,如波逝电闪。...
尺兵寸铁
比喻微小的武力。...
尺椽片瓦
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尺瑜寸瑕
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尺幅寸缣
指小幅书画。...
尺寸之柄
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尺蠖之屈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的弯曲。比喻为达到某...
尺璧非宝
璧:中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
尺之木必有节目
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尺幅万里
幅:布锦的宽度,引申为书画面或地面的广狭;尺幅:指一尺见方的...
尺枉寻直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
尺帛之谏
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
尺田寸宝
谓极少量的产业、财物。...
尺缕斗粟
粟:谷子。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数量微小...
尺寸之兵
尺寸:比喻短小指很短小的兵器。...
第二字成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
百尺竿头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
咫尺天涯
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
咫尺千里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枉尺直寻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
百尺无枝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六尺之孤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一尺水十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五尺之僮
见“五尺之童”。...
五尺之童
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六尺之讬
谓受嘱托抚育遗孤。...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得尺得寸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玉尺量才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
足尺加二
比喻过分、过头。...
五尺童子
同“五尺之童”。...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六尺之托
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咫尺天颜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
五尺竖子
同“五尺之童”。...
咫尺万里
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也作“咫尺千里...
咫尺威颜
同“咫尺天颜”。...
咫尺之功
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三尺童子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七尺之躯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有尺水行尺船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
盈尺之地
盈:通“赢”,多出。直径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咫尺颜
犹言咫尺天颜。指天子之颜。...
一尺之笔
借指文章。...
一尺寒光
形容刀剑的光芒。...
一尺水百丈波
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一尺繁华
形容短暂的繁华,稍纵即逝...
三尺童儿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三尺童蒙
见“ 三尺童子 ”。...
一尺水一丈波
一尺深的水掀起一丈高的波浪。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三尺门里
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五尺微童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五尺之孤
指年幼丧父的君主。汉贾谊 《新书·阶级》:“顾行而忘利,守节...
第三字成语
寸进尺退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寸土尺金
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斗粟尺布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寸男尺女
一男半女。...
去天尺五
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
寸长尺短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
绳趋尺步
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
寸阴尺璧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
鱼肠尺素
指书信。...
寸兵尺铁
喻微小的武力。...
断缣尺楮
犹言断缣寸纸。...
斗米尺布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寸长尺技
犹言微才薄技。...
寸土尺地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寸地尺天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寸田尺宅
比喻微薄的资产。...
寸蹄尺缣
喻收受小贿。蹄,“蹄”的古字,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寸蹏尺缣
喻收受小贿。蹏,“ 蹄 ”的古字,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清...
理争尺寸
比喻在真理面前,一步都不能退让。...
不遗尺寸
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
包含该字的成语
垂涎三尺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
近在咫尺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
得寸进尺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天涯咫尺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火冒三尺
见“火冒三丈”。...
喙长三尺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
目无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
诎寸信尺
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
进寸退尺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相去咫尺
咫:1咫=8寸;咫尺:距离很近。形容距离很短或相差很小...
得寸入尺
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得寸思尺
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枉用三尺
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
矩矱绳尺
矩、矱、绳、尺:画方与直线的工具。引申为规矩、法度...
冰壶玉尺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高絙百尺
杂技名。 即走索。《魏书·乐志》:“﹝ 天兴 ﹞六年冬,詔太...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朝时期长沙高僧景岑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他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众与他谈论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给大家念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尺竿头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
鱼传尺素
汉代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描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靠鱼传尺素来传递感情,原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尺短寸长
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向楚王提忠告。但昏庸的楚王不仅不接受,反而听信谗言,把他流放到外地。屈原心烦意乱,请人卜卦。他对占卜人说:对君王应该是真诚直言呢,还是虚假应酬?应为真理正义牺牲一切呢,还是奴颜婢膝、苟且偷生?应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和鸡鸭去争食吃?……占卜人被屈原的问题难住了,拱拱手说:对不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会有短的时候,寸会有长的时候),神也有不灵的时候。你的问题我没法卜。尺短寸长...
斗粟尺布
西汉时,高祖刘邦的六子刘长少年丧母。吕后遵照刘邦的旨意,收养了刘长。淮南王英布因举兵叛乱,兵败被杀以后,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孝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无恐,骄蹇数不奉法。做为兄长的孝文帝对他也十分放纵。因为他和辟阳侯审食其有宿怨,以铁椎杀之,孝文帝宽赦不予治罪,使其更加骄横不法。刘长不遵守朝廷的法令,在淮南为所欲为。他乱杀无辜,乱送爵位,把自己的车马装饰得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