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絻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7D7B
仓颉
VFNAU
郑码
ZRJR
四角号码
27912
电码
897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QKQ
注音
ㄇㄧㄢˇ,ㄨㄣˋ,ㄇㄢˊ,ㄨ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絻
〈名〉
古代丧服之一。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亦指用这种丧服
使太子絻,八人衰緻,伪自卫逆者。——《左传》。杜预注:“絻者,始发丧之服。”
吊丧人所执的绋(引棺索)
齐侯唁公于野井。——《公羊传》。汉·何休注:“吊所执绋曰絻。”
通“冕(miǎn)”。礼冠
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荀子·哀公》
郊之麻絻。——《史记·礼书》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丧服之一。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亦指用这种丧服
使太子絻,八人衰緻,伪自卫逆者。——《左传》。杜预注:“絻者,始发丧之服。”
(2) 吊丧人所执的绋(引棺索)
齐侯唁 公于野井。——《公羊传》。 汉· 何休注:“吊所执绋曰絻。”
(3) 通“冕(
)”。礼冠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荀子·哀公》
郊之麻絻。——《史记·礼书》
英语翻译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m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瞞 | 母官 | 明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 |
百度释义
-
1. 古同“冕”。
-
1. 古代吊丧时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使太子絻。”
2. 吊丧的人所执的绋。
-
1. 连。
-
1. 牵引船的绳索。
康熙字典
絻【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亾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玉篇》喪服。或作免。《儀禮·士喪禮》衆主人免于房。《註》今文免皆作絻。《左傳·哀二年》使大子絻。《註》絻,始發喪之服。
又弔所執紼也。《公羊傳·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弔所執紼曰絻。
又《集韻》美辨切,音免。冕或作絻。《史記·禮書》郊之麻絻。《註》絻,亦作冕。《荀子·正名篇》乗軒戴冕。《註》絻,與冕同。
又《集韻》無販切,音萬。,省作絻。引舟繂。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