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字简介

〈形〉

  1.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2.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4.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6.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7.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8. 不够稳定。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9.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吴从先《金小品传》

  10. 昏沉。如:兀兀腾腾(昏昏沉沉)

〈动〉

  1. 动摇,摇晃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后汉书》

〈副〉

  1. 还;仍然;到目前依旧。如:兀子(仍然;还);兀自(兀子。还,仍然)

  2. 笔挺地。如:兀坐(端坐)

〈代〉

  1. 这,那。如:兀是谁(那是谁;这是哪一位);兀底(这;这个);兀得(这个;这)

  2. ∶姓

  3. 另见wū

  1. ——“兀秃”wūtu:同“乌涂”wūtu。

  2. 另见wù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兀wū
(1)〔兀秃〕(…·tu)(形)水不凉也不热(多指饮用水):~水不好喝。
(2)〔兀秃〕(…·tu)(形)不爽快;不干脆。

兀wù
(1)(形)高高地突出。
(2)(形)形容山秃;泛指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