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兊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514A
仓颉
CIHU
郑码
OZRD
四角号码
8021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WCQB
注音
ㄉㄨㄟˋ,ㄖㄨㄟˋ,ㄩㄝ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古同“兑”。
-
古同“兑”。
-
古同“兑”。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兊 | 杜外 | 定 | 泰合 | 去聲 | 泰 | 合口一等 | 泰 | 蟹 | duad/duay | dʰuɑi |
百度释义
-
1. 古同“兑”。
-
1. 古同“兑”。
-
1. 古同“兑”。
康熙字典
兊【子集下】【儿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徒外切,尵去聲。《玉篇》說也。《韻會》兌,今文作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兌【卷八】【儿部】
說也。从儿㕣聲。大外切〖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易》曰:“兑,爲巫爲口。”
说文解字注
(兌)說也。說者今之悅字。其義見易。大雅。行道兌矣。傳曰。兌、成蹊也。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此引伸之義。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爲閱字。閱同穴。从儿。㕣聲。㕣與沇古同字同音。兊爲㕣聲者、古合音也。大外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