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鬌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9B0C
仓颉
SHKMB
郑码
CHBQ
四角号码
722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DEDE
注音
ㄉㄨㄛ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䰀鬌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小儿留而不剪的一部分头发
鬌,发隋也。从髟,隋省声。——《说文》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礼记·内则》
另见tuǒ
详细解释
名词
(1) 小儿留而不剪的一部分头发
鬌,发隋也。从髟,隋省声。——《说文》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礼记·内则》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鬌 | 直垂 | 澄 | 支B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B | 止 | drye/dwe | ɖʰĭwe |
百度释义
-
〔髻~〕头发美好的样子。
康熙字典
鬌【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丁果切《集韻》《韻會》都果切《正韻》都火切,音朶。《說文》髮隋也。《玉篇》小兒翦髮爲鬌。《類篇》剃餘髮。一曰髮美。《禮·內則》翦髮爲鬌。《註》鬌,所遺髮也。《疏》三月翦髮,所留不翦者爲鬌。
又《廣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音墮。
又《集韻》他果切,音妥。
又《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音錘。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音椎。
又《集韻》翾規切,音綏。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鬌【卷九】【髟部】
髮隋也。从髟,隋省。直追切
说文解字注
(鬌)髮墮也。鉉本墮作隋。廣韵云。髮落是也。內則曰。三月之末。擇日翦髮爲鬌。男角女羈。鬌本髮落之名。因以爲存髮不翦者之名。故鄭注云。鬌、所遺髮也。方言、廣雅有毻字。江賦注所引字書有?字。皆謂落毛。與鬌義相近。从髟。隋省聲。鍇本隋作、皆通。此舉形聲包會意也。內則音義曰丁果反。徐大果反。是古音在十七部。匡謬正俗引呂氏字林、玉篇、切韵並直垂反。則轉入十六部矣。大徐引唐韵直追切。在脂韵。非也。宋廣韵直垂切。則同陸法言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