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蚕妇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注释
底事:为什么。
苎麻:一种草本植物、茎部韧皮可供纺织。

赏析

   这首诗是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告。

翻译

译文
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
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
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注释
晓夕:早晚。
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解:了解,懂得。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
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黄金屋,语出《武帝故事》:汉代陈婴的曾孙女名叫阿娇,其母为汉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武帝幼时,长公主将其抱置膝上,问道:“儿欲得妇否?”又指阿娇问道:“好否?”武帝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后武帝继位,立阿娇为皇后。后人遂以“黄金屋”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

蚕妇出处

全唐诗:卷693-11

杜荀鹤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逝世时间:约907年

百科介绍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本的记载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以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杜荀鹤

杜荀鹤的诗词

舟行即事

[唐代]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朝随贾客忧风色,夜逐渔翁宿苇林。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重阳...

小松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好将...

山中寡妇

[唐代]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

[唐代]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

春宫怨

[唐代]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出山

[唐代]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自叙

[唐代]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

望远

[唐代]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题衡阳隐士山居

[唐代]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登城有作

[唐代]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遍看原上累累冢, 曾是城中汲汲人。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马上行

[唐代]

五里复五里,去时无住时。日将家渐远,犹恨马行迟。...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