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唐朝] 李峤的诗词 拼音:lǐ qiáo 诗词作品:343首
李峤

基本信息

李峤的字号:李赵公

李峤的别称:字巨山

李峤的民族:汉族

李峤的出生地:赵州赞皇

李峤的出生时间:645年

李峤的逝世时间:714年

李峤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峤百科介绍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李峤主要作品

李峤主要成就

三次担任宰相,名列文章四友

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生平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李峤的诗词

饯薛大夫护边

荒隅时未通副相下临戎授律
753 次浏览 五排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

送骆奉礼从军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羽书
381 次浏览 五排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
362 次浏览 五律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
332 次浏览

导洛宜阳右乘春别馆前昭仪
327 次浏览 五律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霜辉
250 次浏览 五律

鹿

涿鹿闻中冀秦原辟帝畿柰花
218 次浏览 五律

十二月奉教作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池冷
216 次浏览 五律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泉飞
200 次浏览 五律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岁在
193 次浏览 五排

倡妇行

十年倡家妇三秋边地人红妆
186 次浏览 乐府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
183 次浏览 五律

杂曲歌辞·桃花行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
181 次浏览 乐府

上蔡应初击平风远不稀目随
179 次浏览 五律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仙人
178 次浏览 五律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
176 次浏览 五律

郁林开郡毕维扬作贡初万推
176 次浏览 五律

唐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