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绫

hóng líng [hong ling]

词语释义

一种丝织品。

红绫造句

红绫在服下王辰一颗丹药之后伤食已经大为好转,只不过她底子较薄,有些内伤一时间却还是好不起来。
杨广到红梦楼中,和聂红绫讨论了一下武学,又商量了一下明日的事情,便回到竹院继续修炼。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详合目而睡。
红绫分开处,髋骨至大腿外侧裸露,流线动人;肩部皱蓬蓬的红色,映衬得嘴唇更红,唇线如红笔勾描出来的一般;唇最丰厚处,因太润泽,阳光照耀下,晶光闪闪。
所谓天机不可泄漏,是何原因,还是等你修成了正果,自己上界去问老祖吧,记住,红绫仙子也在等你!
慕红绫看着这盆蓝菱花的花瓣竟如水晶别无二致,在灯光的照耀下竟然还泛着淡淡七色彩光!心中欢喜的不得了。
总统宣誓结束,文官长吴鼎昌即以正式红绫包装的宣誓书呈奉总统,总统即转交给监誓人吴稚晖,吴稚晖再转交国大秘书长洪兰友收存。
李靖大惊,望肉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团,跳出一个小孩儿来,遍体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皮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
回头却见张冰只在左手腕上一抹,一条一丈来长的红绫也一飞而出,悬在半空之中迎风招展。
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兒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塊红绫,金光射目。
那会儿,琳儿还面色苍白,脸颊上尤还挂着两行泪痕,徒然被红绫这一席玩笑话嬉弄,羞得她满脸通红,脑袋直往被子里钻。
两腮红粉,眉心一粒胭脂痣,双耳赤色珊瑚珠,腰系石榴裙,臂绕红绫带,脚踩红绣鞋。
这中间肯定有什么古怪,红绫女子也看出对方并非信口胡言,他也清楚自己若是要想查清楚他所说的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欺骗自己并无好处。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
秋末冬初,树叶落尽,遒枝横生,苍劲有力,树叶上又挂满了条条红绫,经风吹动,摇摇摆摆,如数百名红衣少女在空中嫚舞,给人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神秘感。
馒首、卷子、红绫饼、粉汤,都是面食。
一艘三层红楠木船正在河中缓缓行驶,船身上雕琼枝玉树,绕满锦锈红绫,大气磅礴,一看便知船上。
红绫第一次出手,陈嘶邪他们都想见习见习,不知是不是如陈楚说的那般厉害,可谁知,红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如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万事俱休。
红绫下端束有大红色诏书,这就是皇帝给皇后的入宫凭证,叫做“金凤丹诏”,每个娘娘都凭此进入宫门。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líng [li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WT
五行:
吉凶:
仓颉: VMGCE
四角: 2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绫券(彩绫制的货币);绫扇(薄绢制的扇子);绫纸(绫制的纸。古时官诰所用);绫衾(丝罗作成的衾被);绫帽(丝质的帽子)

(3) 现代丝织品名。采用斜纹组织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组织,以桑蚕丝或与人造丝交织而成 。如:素绫;花绫;绫罗(泛指丝织品);绫罗绸缎(泛指丝织品)

英文翻译

thin silk, damask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