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

niú tuǐ [niu tui]

词语释义

牛的大腿。

牛腿造句

采用传统制法,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手工制作,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
关帝大殿是一幢简单的三开间硬山顶建筑,前檐用牛腿跳撩檐枋,带起象鼻状的翘角,这就使人产生庙堂的感觉。
当地的文保部门表示,这间登科阊门格局规整,规模较大,牛腿、雀替雕刻花卉纹等,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牛腱,广东人俗称“牛”,是牛腿带筋腱的肌肉部分,处理时要经过精细修割、剔除油脂等步骤,肉质更为出色,有行家甚至称其为“牛肉之精华”。
牛腱肉是指牛腿部的肌肉,内藏筋,硬度适中,不带肥脂,口感极佳。
箱梁用来在移动牛腿时支撑整个结构。
试验征明,牛腿采用上述方法加固后,其抗裂度、强度和变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钢牛腿瞬时应力场识别完成后,可立即判断其应力是否超界。
鼎新堂为朱村大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三进两明堂,柱料粗壮,画梁雕栋,尤其牛腿雕刻图案格外精细传神。
随着制作乐器的技艺日趋精湛,廖群金打起了改良乐器的主意,他在牛腿琴原有两弦的基础上再增两根低音弦,弥补了侗戏演唱中低音伴奏的空白。
大家免不得又夸基因汉,业洋故意恶作剧,把他比作神仙,说独磨俄及说他有神仙帮助,那是吹牛腿,基因帅哥有神仙相助,千真万确,他自己就是神仙。
对某外资厂房设备夹层柱牛腿出现的裂缝进行了分析与检测,得出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
用结构胶植筋技术,包柱后在牛腿上生根,并新增两榀钢桁架进行托换。
挂轮在牛腿推进过程中支撑推进工作车和牛腿。
这种方法最适于肉质较硬的牛腿后牛颈肉排,侧腹肉排,炖煮的牛肉和短肋。
根据震害的经验,我们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整浇节点、装配式齿槽节点和明牛腿节点。
干腌牛肉干腌牛肉是由不含脂肪的牛腿肉和后腰通脊肉做成,牛腿肉会被分成上部后腿肉和有精肉的底部后腿肉。
如果超界,可立即报警,并且每个牛腿任意时刻的应力场状态都可以清晰的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监测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选用新鲜的上等肥牛秘制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
牛腿、牛头、牛尾,还有牛身上的其他部位,就挂在钩子上。

汉字详情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tuǐ [tui]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VEP
五行:
仓颉: BYAV
四角: 772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胫和股的总称 。人和动物主要用来支承身体并使身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特别是以行走的方式)的肢体之一

石人战摇腿。——唐· 韩愈《嘲鼾睡》

(2) 又如:腿花(棍子打在腿上;腿伤);大腿;粗腿;腿股(大腿);腿脡(腿码,腿銗腿,言其直而修长);腿胯(腰以下至大腿的部分。常指奔跑时用力之处);腿套(套在裤外使小腿保暖的用品);腿腕(脚与小腿之间的部分);腿裆,腿洼子(两股之间;胯下);腿弯(股胫间弯曲处)

(3) 在用途上或形状上和动物的腿类似的东西 。如:腿曲裢子(一种挂在腰带上的褡裢);腿繃(腿絣。绑腿一类的用品);桌子腿

(4) 供食用的动物大腿,尤指鲜的、腌制的或熏制的猪大腿 。如:云腿;南腿

英文翻译

legs, thighs

方言集汇

◎ 粤语:teo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i3 [宝安腔] tui3 [海陆丰腔] tui3 [东莞腔] tui3 [沙头角腔] tui3 [梅县腔] tui3 [客英字典] tui3 [陆丰腔] tui3 [客语拼音字汇] t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吐猥上聲合口一等tʰuɒithuaix/thu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