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襟

zhān jīn [ zhan jin]
注音 ㄓㄢ ㄐ一ㄣ

词语释义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词语解释

  1.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引证解释

⒈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庄子·应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夏完淳《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沾襟的国语词典

眼泪沾湿衣襟。形容泪如雨下。

沾襟的网络释义

沾襟

  • 沾襟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zhān jīn,
  • 意思是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 沾襟造句

    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
    而不知道,多年以后的“徐小平们”回望这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是不是也会泪下沾襟?“分数”打破“成分”。
    朱熹写挽诗二首“天界经纶业,家传忠文心,谋谟经国远,勋烈到人深,廊庙风云断,江湖岁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滴万滴泪沾襟。遥知兄弟登高处,手机信号收满格。祝福短信遍遍发,永远不会少一人。祝你重阳节快乐,手机保持畅通哦。
    "兄妹沾襟"几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产生在这里。
    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依旧是偏爱枕惊鸿二字入梦的时节,烛火惺忪却可与她漫聊彻夜,早春暮春酒暖花深,便好似一生心事只得一人来解,岁岁花藻檐下共将棠梨煎雪,自总角至你我某日辗转天边,天淡天青宿雨沾襟,一年一会信笺却只见寥寥数言收起。
    杨美泣下沾襟说可是他是一个跛子,还有些口角歪斜,恶心,令人作呕,今后叫我怎么与他过?我宁愿不要这些实惠,利益,决不嫁给他。
    欢遣四百骑迎修入氈帐,陈诚,泣下沾襟,修让以寡德,欢再拜,修亦拜。
    杜月笙闻讯以后泪下沾襟,痛哭失声,于是心力交瘁,臻于极顶,他的喘疾骤然间如山洪爆发。
    而不知道,多年以后的“徐小平们”回望这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是不是也会泪下沾襟?兹事体大。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一婢取汤与饮,懿将口就汤,不能尽吸,流下沾襟,一婢忙取襟揩拭,累得懿不堪疲乏,气竭声嘶。
    进得内殿门来,泣下沾襟,难以遏止,仆地拜父亲儿臣参见父皇。
    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高祖泣下沾襟曰今犹未也,要相偕老耳。
    清明时节思逝亲,想起逝亲泪沾襟;至亲在世爱包心,至亲离世心忧闷;手指轻按发短信,告诫朋友情谊真:生活不论富与贫,请君珍惜眼前人。祝清明节快乐!

    汉字详情

    zhān [zhan]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YR
    四角: 31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水名

    沾,沾水,出 上党壶关东入 淇。从水,占声。——《说文》

    (2) 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英文翻译

    moisten, wet, soak;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em1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dem1 dep7 [东莞腔] zam1 [陆丰腔]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diam1 [台湾四县腔] zam1 dem1 dep7 [梅县腔] zham1 [宝安腔] zam1 tiam1 [沙头角腔] z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張廉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triem/tyemţĭɛm
    jīn [jin]
    部首: 525
    笔画: 18
    五笔: PUSI
    五行:
    仓颉: LDDF
    四角: 342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4)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如:襟兄(对妻姊之夫的称呼);襟联(连襟)

    (5) 胸怀 。如:襟曲(心曲);襟素(怀抱,心胸);襟友(至友,心心相通的好友);襟鬲(胸襟)

    (6) 前面 。如:襟背(前后)

    (7)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如:襟要(比喻险要的地方);襟抱(喻指水流交会处);襟屏(像衣襟一样屏蔽于前。比喻地势重要);襟会(交会连接)

    动词

    (1) 屏障于前

    襟三江而带五湖。——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裹杂;混合

    将零头的三百八十匹,又选自己营中老疲病马五百余匹,襟在里头。叫几个军士赶着。——清· 素庵主人《睢阳忠毅录》

    英文翻译

    lapel, coll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m1 [东莞腔] kim1 pan3 [海陆丰腔] kim1 [宝安腔] kim1 [梅县腔] kim1 [陆丰腔] kim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k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