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觐

zhān jìn [ zhan jin]
繁体 瞻覲
注音 ㄓㄢ ㄐ一ㄣˋ

词语释义

朝见;觐见。

词语解释

  1. 朝见;觐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时值上奉太上皇帝驻蹕 木兰山庄 ,各 蒙古 王公祝釐瞻覲。”《清史稿·礼志九》:“ 康熙 三十五年,圣主征 噶尔丹 ,破之,还蹕 拖诺 ……留牧 蒙古 王等迎驾行礼, 喀尔喀 札萨克 等集营东门请瞻覲,皆稽首呼万岁。”

引证解释

⒈ 朝见;觐见。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时值上奉太上皇帝驻蹕木兰山庄,各蒙古王公祝釐瞻覲。”
《清史稿·礼志九》:“康熙三十五年,圣主征噶尔丹,破之,还蹕拖诺 ……留牧蒙古王等迎驾行礼, 喀尔喀札萨克等集营东门请瞻覲,皆稽首呼万岁。”

瞻觐的网络释义

瞻觐

  • 朝见;觐见
  • 出处典故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时值上奉太上皇帝驻跸 木兰山庄 ,各 蒙古 王公祝釐瞻觐。”《清史稿·礼志九》:“ 康熙 三十五年,圣主征 噶尔丹 ,破之,还跸 拖诺 ……留牧 蒙古 王等迎驾行礼, 喀尔喀 札萨克 等集营东门请瞻觐,皆稽首呼万岁。”
  • 汉字详情

    zhān [zhan]
    部首: 512
    笔画: 18
    五笔: HQ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UNCR
    四角: 67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詹( 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 同本义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观看,观览)

    (4) 仰慕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诗·大雅·桑柔》

    (5) 又如:瞻谒(瞻仰晋见);瞻迎(瞻仰欢迎);瞻奉(恭敬侍奉)

    英文翻译

    look; look out for; re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m1 [陆丰腔]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沙头角腔] zam1 [宝安腔] zam1 [台湾四县腔] zam1 [梅县腔] zham1 [海陆丰腔] z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tɕĭɛmcjem/tjem
    jìn [jin]
    部首: 416
    笔画: 15
    五笔: AKGQ
    五行:
    仓颉: TMBHU
    四角: 47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见,堇( qín)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帝王)

    (2) 朝见

    (3) 诸侯秋季朝见天子或朝拜圣地

    诸侯秋朝曰觐。劳王事。——《说文》

    觐,见也。——《尔雅》

    秋见曰觐。——《周礼·大宗伯》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礼记·曲礼》

    韩侯秋见天子曰觐。——《诗·大雅·韩奕》

    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周礼》

    (4) 泛指诸侯朝见天子

    扶病觐。——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觐见三宫(指朝见太皇太后、太后及皇帝);觐饷(觐见与饷宴);觐岁(岁时朝觐);觐岳(朝拜祭祀山岳);觐礼(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的仪式)

    (6) 进见,访谒

    宣子私觐于子产。——《左传·昭公十六年》

    (7) 又如:觐接(谒见身分地位较高者以接近之);觐省(探望双亲);觐会(会见)

    英文翻译

    have imperial aud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g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