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对盗贼蔑称。
《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来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 犬戎 敢相逼。”
引证解释
⒈ 对盗贼蔑称。
引《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来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 犬戎敢相逼。”
鼠盗的国语词典
小偷、盗匪。
鼠盗的网络释义
鼠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暑 | 舒吕 | 書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sjox/sjv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 同本义
盜,私利物也。
窃货曰盗。——《荀子·脩身》
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庄子·山水》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盗器为奸。——《左传·文公十八年》
盗名不如盗货。——《荀子·不苟》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齐国人善盗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3) 又如:偷盗(偷窃);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两人虽是兄弟,但跖被诬为大盗,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
(4) 抢掠劫持
遂共盗而残之。——《列子·说符》
(5) 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勋和奖赏);盗篡(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据(割据;强占)
(6) 诈骗;骗取 。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诈甜美的言辞);盗铸(私自铸钱)
(7) 侵犯 。如:盗边(侵犯边境)
(8) 私通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汉书·陈平传》
(9) 逃避 。如:盗税(逃避纳税)
名词
(1) 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其犹穿窬(跳墙)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刘基《卖柑者言》
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世说新语·或溺》
(2) 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
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宋· 苏轼《教战守》
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庄子·盗跖》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是故寇盗处处蚁合。——《世说新语·识鉴》
(3) 又如: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贼头目);海盗;窃国大盗
(4) 对反叛者的贬称 。如:盗乱(盗匪之乱)
副词
偷偷地,暗中地
民亦间盗铸钱。——《史记·平准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o6 [梅县腔] tau5
◎ 潮州话:da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