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埴
注音
ㄋ一ㄢˊ ㄓˊ
词语释义
黏土。
词语解释
黏土。
《六韬·战车》:“ 太公 曰:‘圯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
引证解释
⒈ 黏土。
引《六韬·战车》:“太公曰:‘圯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粘连;胶合
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说文》
黏,合也。——《苍颉篇》
则无黏滞之音矣。——《礼记·乐记》
(2) 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
(3) 贴近;接贴 。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形容词
具有黏性的。同“粘” 。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英文翻译
stick to; glutinous, sticky; glue
方言集汇
◎ 粤语:nim1 nim4 zi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2 [宝安腔] ngiam2 [陆丰腔] zh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东莞腔] zam1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2 [宝安腔] ngiam2 [陆丰腔] zh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东莞腔] zam1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黏 | 女廉 | 孃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ɳĭɛm | nriem/nye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腻的黄粘土
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
厥土赤埴坟。——《书·禹贡》
博埴之工二。——《考工记》
我善治埴。——《庄子·马蹄》
若玺之抑埴。——《淮南子·齐俗》
桴木负埴,载流于。——《湘源二妃庙碑》
(2) 土地
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英文翻译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t7 s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7 shit7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t7 s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7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熾 | 昌志 | 昌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hjih/tcioh | tɕʰ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