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琴

yào qín [ yao qin]
繁体 鷂琴
注音 一ㄠˋ ㄑ一ㄣˊ

词语释义

装在纸鹞上的竹簧琴,受风时发出鸣声。

词语解释

  1. 装在纸鹞上的竹簧琴,受风时发出鸣声。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又以竹片缚纸鳶背,因风播响,曰鷂琴,即古之风筝。”

引证解释

⒈ 装在纸鹞上的竹簧琴,受风时发出鸣声。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又以竹片缚纸鳶背,因风播响,曰鷂琴,即古之风筝。”

鹞琴的网络释义

鹞琴

  • 装在纸鹞上的竹簧琴,受风时发出鸣声。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又以竹片缚纸鸢背,因风播响,曰鹞琴,即古之风筝。”
  • 汉字详情

    yào [yao]
    部首: 514
    笔画: 15
    五笔: ERMG
    五行:
    仓颉: BUPYM
    四角: 2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雀鹰的俗称。古名“鹬子”、“笼脱”,今通称“鹞鹰”、鹞子 。形体像鹰而比鹰小,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如:鹞坊(唐代宫廷饲养鹞的官署);鹞琴(装在纸鹞上、放出时发声的竹簧琴);鹞雏(幼鹞)

    (2) 鹰科,鹞属各种鸟的通称 。如:白尾鹞;鹊鹞;白头鹞

    英文翻译

    sparrow hawk; kite shaped 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6

    宋本广韵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

    鹞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