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

yáo qín [ yao qin]
繁体 瑤琴
注音 一ㄠˊ ㄑ一ㄣˊ

词语释义

用玉装饰的琴。

词语解释

  1.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引证解释

⒈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何薳《春渚纪闻·古琴品说》:“秦汉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瑶琴的国语词典

用玉装饰的琴。或指音色优美的琴。

瑶琴的网络释义

瑶琴 (古琴)

  •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绿绮之号。”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 瑶琴造句

    林中落英缤纷,白衣胜雪的我屈膝而坐,轻抚瑶琴,你静立一旁,是我惟一的知音。于是,你我成就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宗派类中品上阶辅助型瑶琴系乐曲,此曲为周朝鲁人贺云所作,描写雷雨大作的情景,从风雨欲来的酝酿之势,进入迅雷烈风、阵雨如注的磅礴气势。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忽然之间,耳边响起轻轻数响琴箫和鸣之声,似是有数具瑶琴、数枝洞箫同时奏鸣。
    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
    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岳飞。
    月圆高悬夜,元宵香气存,举杯更是相思君;紫阁绕祥云,喜气溢福门,举头望月念佳人;短笛追明月,高楼避浮沉,举手之时唱瑶琴;清风送兰经,月圆窗凝神,举步欣喜待明晨。高山皆有情痕,明月遥寄相思问!
    昨夜的宁静还没有退尽,今晨的清凉又已来临,借这风儿轻轻,摇响我祝福的风铃;借这鸟声鸣鸣,为你弹奏欢乐的瑶琴,希望它们一起来装饰你美好的心灵!
    秋水长天月又盈,无限相思付瑶琴,琴音袅袅思如潮,两处情牵夜夜心。杯中倒影月已碎,把酒临风向青天,月华如霜上眉宇,静夜飞花冷寄心。
    古案瑶琴,寂寂待谁?清风吹拂,冰轮孤照。幽谷伊人,倚竹待谁?天涯雪鸿,日暮空望。长吟凄凄,长思瑟瑟。回首翩然,青丝染霜。
    魅儿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地抚弄瑶琴,顿时琴声悠扬,如高山,如流水,潺潺铮铮,还带着淡淡悲伤,忽闻一阵玉笛声音,融合着这美妙的琴声,更让人听得如痴如梦。
    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
    瑶琴平时就很反感他,死不从命,吴八公子就脱了她的绣鞋和缠脚布,让她自己走回去。
    谢公最小偏怜女,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江南好风景,欲将心事付瑶琴。未成曲调先有情,多情却似总无情。曲罢不知人在否,一代新人换旧人。
    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
    秦重与莘瑶琴夫妻俩白头偕老,生下两个孩子也都读书成名。
    远琴近到似曾相识,窑上之人不由挺身凝听,那茅屋之中晚炊忙碌的主妇,也个吸引出门来探,由此感怀而神伤,想那大姑之瑶琴,已然地下埋葬有日了。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苏学士的词,同样适合二八佳人,芊芊玉手执红板抚瑶琴,浅吟低唱!冷月、篝火照着聂小倩的一袭白衣,如月之灵,火之精。
    枕搁丹青,瑶琴抚遍回首萧萧烈风杀,落燕还古榻。我欲挥剑断天涯,只为换你一笑如桃花。

    汉字详情

    yáo [yao]
    部首: 436
    笔画: 14
    五笔: GER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BOU
    四角: 121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本义:似玉的美石)

    (2) 同本义。亦泛指美玉

    瑶,石之美者。——《说文》

    赂以瑶瓮。——《左传·昭公七年》

    瑶爵。——《周礼·内宰》

    厥贡惟金三品,瑶琨、——《书·禹贡》。孔传:“瑶、琨皆美玉。”

    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诗·大雅·公刘》

    (3) 又如: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瑶佩(美玉制成的佩饰);瑶华(美玉)

    (4) 瑶族 的简称。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泰国北部、老挝和北部湾等地山区的一个民族

    形容词

    (1) 形容珍贵美好,常用作称美之辞 。如:瑶宫贝阙(海中宫殿;泛指华美的房屋);瑶花琪草(奇异鲜艳的花草);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 尊敬的,珍贵的 。如:瑶章花札(对别人书信文章的赞美之辞);瑶篇(对别人文章的美称;佳作);瑶函(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又指帝王的诏令;玉制的书套)

    英文翻译

    precious jad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 客家话:[宝安腔] j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eujĭɛu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

    瑶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