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衣百结

chún yī bǎi jié [ chun yi bai jie]
繁体 鶉衣百結
注音 ㄔㄨㄣˊ 一 ㄅㄞˇ ㄐ一ㄝ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鹑:鹌鹑,一种鸟,尾巴秃短,羽毛像周身补满补丁一样。鹑衣:指破烂的、补丁很多的衣服。百结:缝补的地方很多。形容衣服破烂不堪。也作“悬鹑百结”。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成语辨析

结;不能写作“洁”。

成语用法

鹑衣百结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衣服破烂。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衣服破烂不堪。参见“鶉衣”、“百结”。

宋赵蕃《大雪》诗:“鶉衣百结不蔽膝,恋恋谁怜范叔贫。”
明王錂《寻亲记·遣役》:“古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原宪鶉衣百结, 颜子簞瓢陋巷。”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新郎因为要负担两个老人和一个残废妹妹的生活,穷得家徒四壁,鹑衣百结,才独身至今。”
亦省作“鶉结”。 宋刘克庄《书画》诗:“不如鶉结村夫子,惟宝《蒙求》与《孝经》。”
明沉榜《宛署杂记·圣谕》:“今观衢术之交,绣窻綺席,曳罗衬锦,累褥重裀,而鶉结者尚次诸涂,彼何有於桑?”
王闿运《上征赋》:“披頽墙之长蒿,哀寡妻之鶉结。”

鹑衣百结的国语词典

鹑鸟尾巴秃,像多次缝补的破衣一样。鹑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宋.赵蕃〈大雪〉诗:「鹑衣百结不蔽膝,恋恋谁怜范叔贫?」《精忠岳传.第七○回》:「秦桧见那疯僧垢面蓬头,鹑衣百结,口嘴歪斜,手瘤足跛,浑身污秽。」也作「悬鹑百结」。

鹑衣百结的网络释义

鹑衣百结

  • 鹑衣百结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ún yī bǎi jié,意思是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 鹑衣百结造句

    鹑衣百结走风尘,落魄谁怜此一身?
    那个鹑衣百结的人拉着一货车破布碎片。
    他怕兄弟借钱;故意鹑衣百结的装穷。
    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他把家产败光了,现在成了一个鹑衣百结的叫化子。
    他见这个鹑衣百结的叫花子太可怜,便给了他一碗饭吃。
    旧社会劳动人民终年鹑衣百结。
    “浮家泛宅”、居无定所、靠打鱼度日、鹑衣百结、温饱尚且堪虞的疍家,哪来的资金去从事海洋商贸呢。
    君子忧道不忧贫,即使啜菽饮水,鹑衣百结,依然不改其乐。
    他穷得家徒四壁,鹑衣百结,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还有能力娶妻生子?
    难民一路上颠沛流离,如今个个鹑衣百结,面黄肌瘦,看来令人神伤不已。
    这些乞丐蓬头垢面、鹑衣百结,沿路向人介手要钱。
    他在外地流浪了一个多月,回到家时已是鹑衣百结、囊空如洗了。

    汉字详情

    chún [chun]
    部首: 514
    笔画: 13
    五笔: YBQG
    五行:
    仓颉: YDPYM
    四角: 0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鹌鹑的简称 。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为鹌鹑。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种迁徙性雉类猎鸟,约18厘米长,上部棕黑色而有皮黄斑点,喉部呈黑白二色,胸部为发红色的皮黄色,腹部呈白色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诗·魏风·伐檀》

    (2) 赤凤 。如:鹑鸟(传说中的赤凤)

    (3) 星宿名。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 。如:鹑火(星次名。又指柳宿);鹑纬(鹑火星);鹑星(指井、鬼二宿)

    形容词

    喻衣服破烂的 。如:鹑衣;鹑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鹑悬(形容衣服破破烂烂);鹑裾(鹑衣);鹑服(鹑衣。破烂衣);鹑褐(破烂的短衣)

    英文翻译

    quail; Turnix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宋本广韵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
    bǎi [bai]
    部首: 501
    笔画: 6
    五笔: D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A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rak/peakpɐk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