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衣衫襤褸
注音 一 ㄕㄢ ㄌㄢˊ ㄌㄩ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褴褛:指衣服破烂。形容身上衣服破破烂烂。也作“衣衫蓝缕”。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成语辨析

褴褛;不以写作“篮屡”。

成语用法

衣衫褴褛主谓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见“衣衫蓝缕”。

衣衫褴褛的国语词典

衣服破烂。如:「当他们一行人渡过沙漠之后,个个变得衣衫褴褛。」也作「衣衫蓝褛」。

衣衫褴褛的网络释义

衣衫褴褛

  • 衣衫褴褛,读音yī shān lán lǚ,汉语成语,释义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 衣衫褴褛的翻译

    日语: ぼろをまとう
    俄语: лохмотья <отрепья>

    衣衫褴褛造句

    街上那个乞丐衣衫褴褛。
    ,天空飘着雪花,很美,也很凄凉。他因为衣衫褴褛,所以他站在那里很是忐忑不安,想继续向前迈,腿像千斤负重般抬不起来。
    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原是富家子弟,因为吸毒才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的。
    旧社会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要饭人。
    这个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在寒天中发抖着行进。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孩子,跪坐在车站旁。
    远远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独自走在清冷冷的街头,好不可怜。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有气无力地走在马路上,好像很久没吃东西了。
    看着那对衣衫褴褛的小兄妹,我感到非常同情。
    看他那衣衫褴褛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可想而知的。
    小明跳现代舞,老师让他再舞蹈里把耀武扬威,衣衫褴褛,还有衣锦还乡等情节在舞蹈里展现出来。
    城墙的墙根边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手中拿着棍子,一个破碗摆在身前,里面有几枚半旧不新的铜钱。
    与其说,这些是黄巾兵,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群农民,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张伟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型;衣冠楚楚、能说会道、编造谎言、设置陷阱型;裸露残肢、夸大残疾程度型;街头打把势卖艺型。
    他看上去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穷困潦倒。
    她衣衫褴褛,白发就如同沙漠中的芨芨草,蓬松在头上。
    李信盯着那个中年人,只见他神清气朗、五官极其雅致,虽然衣衫褴褛,却掩盖不住身上的那股书卷气。
    可现在,街上非常的拥挤,两边密密匝匝的都是蜂拥而来的难民,多数衣衫褴褛,鞋底都磨破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鞋,露着血迹斑斑的脚底。
    当然也有对婚姻追求脱离现实者,如有些衣衫褴褛的女子却要找金融寡头等。
    原来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正跪在那里向路人乞讨。他大约有六十几岁,又黑又瘦,枯枝般的手上布满了裂痕,缩在那里用乞求的眼光望着观看的路人,希望有好心人可以给他一点钱或者一个馒头。

    汉字详情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
    shān [shan]
    部首: 525
    笔画: 8
    五笔: PUET
    五行:
    仓颉: LHHH
    四角: 32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衫傒(衣袖)

    (3) 衣服的通称 。如:衫襟(衣衫);运动衫;毛线衫;套衫;衫串(衣服,衣着);衫傒(衣衫的袖子);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的官服)

    英文翻译

    shirt; robe; gown; ja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m1 [陆丰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客英字典] sam1 [沙头角腔] sam1 [东莞腔] sam1 [梅县腔] sam1 [宝安腔] sam1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七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銜平聲開口二等ʃamsram/sham
    lán [lan]
    部首: 525
    笔画: 15
    五笔: PUJL
    五行:
    仓颉: LLIT
    四角: 38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监声。本义:无缘饰的破旧短衣) 无边饰的衣服

    褴,裯谓之褴褛。褴,无缘也。——《说文》

    几人贫衣被丑敝,或谓之褴褛,故《左传》曰,筚路褴褛,以启山林,殆谓此也。——扬雄《方言三》

    无缘之衣谓之褴。——扬雄《方言四》

    (2) 又

    楚谓无缘之衣谓之褴,紩衣谓之褛。

    形容词

    泛指服饰破烂 。如:褴衫(衣服破烂);褴褛筚路(原谓穿着敝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后用以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英文翻译

    ragged, tattered, threadbar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4

    宋本广韵

    [lv]
    部首: 525
    笔画: 14
    五笔: puov

    详细解释

    (2) (形声。从衣,娄声。本义:衣襟。《说文》:“衽也。”《方言》:“褛谓之衽。” 郭璞注:“衣襟也。”)——“褴褛”:衣服破烂。也作蓝缕。又作褛裂(衣服破裂。褛为衣襟开口,所以形容衣服破裂)

    衣衫褴褛的同拼音词语